志学网
搜索

  •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试题

    【导语】志学网为您提供中医护理病情观察试题的最新信息,更多中医护理病情观察试题的相关内容请访问志学网 中医护理(副高) 频道

  • 2024卫生资格中医护理医学职称副高历年考试试题(7U)

  • 用热性药治疗及取其温热护理法护理寒性病,中医称之为()黄芩汤的药物组成是下列治法不属于正治法的是病人发热恶寒,热多寒少,面有热色,身痒,宜用风寒外束,内兼郁热的汤证是()下列关于运动康复护理的叙述中,哪项是正确的:()桂枝加桂汤中“更加...
  • 2024卫生中医护理医学副高历年考试试题试卷(3S)

  • 胃火上攻#肺热壅盛肝火上炎阴虚火旺溻渍法腾洗法#湿敷法烫洗法浸渍法小便不利腹痛下利便脓血里急后重#以上都不是诸胀腹大诸寒收引#诸痉项强诸痛痒疮#诸风掉弦#肝气郁结瘀血内阻肝经气血郁滞#水停胸胁饮阻胸膈肝#心...
  • 2023卫生中医护理卫生职称副高历年考试试题试卷(6AH)

  • 语句通顺、简明扼要,无错别字各种文件除特殊规定外,要用钢笔书写,字迹工整署名处须签全名,如有带教学生,则以如下格式书写:学生姓名/老师姓名#使用国家统一使用的度量衡单位先煎后下#久煎另煎包煎泉水温开水米汤#米酒黄酒咳嗽...
  • 2024中医护理高级职称(副高)考试试题库(6X)

  • 火旺用知柏地黄丸#热结旁流用承气汤胸胁灼痛胸胁隐痛胸胁掣痛胸胁胀痛#胸胁灼热隐痛杏仁滑石汤雷氏芳香化浊法甘露消毒丹雷氏宣透膜原法蒿芩清胆汤#猪苓汤证#四逆汤证栀子豉汤证#白通汤证黄连阿胶汤证#引火归原阳中求阴脏病治腑...
  • 2023卫生中医护理副高医学职称考试试题试卷(8W)

  • 表寒证的中医护理宜()《金匮要略》论中风,邪在于经可见据《素问·热论》,巨阳为诸阳主气,是因其脉连于厚朴大黄汤与下列哪些方剂的药味相同()湿温病后期,胃气未醒,余邪未尽的临床表现为()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论述,下列不属于反治法的是葶...
  • 卫生资格2024中医护理副高卫生高级职称模拟考试冲刺试题127

  • 脏与腑构成表里关系主要是由于()患者出现戴阳证,运用温热护理法,称之为()咳嗽频剧,咽干,痰色黄稠,伴头痛、身热、鼻流黄涕、汗出等,舌苔薄黄,脉浮数,属于()暑温与暑湿的鉴别主要依据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功效是《素问·调经论》所言的“...
  • 2023卫生资格中医护理副高考试考试试题试卷(9Q)

  • 观察病情时,若见病人面色为黄色,则为()湿温初期三禁指()下列哪些条文描述的是相似症状()阴部湿疹,瘙痒难忍,伴口苦,小便短赤,舌红苔腻,脉弦数,辨证为()血瘀患者的唇色多表现为()以下哪项不属于太阳病提纲《灵枢·营卫生会》提到下焦...
  • 下列哪一项症状不属于湿温邪遏卫气证表现

  • 所属分类: 卫生 | 中医护理(副高)
  • 下列哪一项症状不属于湿温邪遏卫气证表现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营气与卫气的共同点是( )用热性药治疗及取其温热护理护理寒性病,中医称之为( )叶天士认为,风温的发生是因为在下列拔水罐的操作中,哪项是正确的:( )观察病情时,若见病人面色为黄色,则为( )阴虚证,忌食(  )。
  • 属于"治则"的是( )

  • 所属分类: 卫生 | 中医护理(副高)
  • 苓桂术甘汤证临床表现是( )中医康复护理的原则包括:( )暑温与暑湿的鉴别主要依据是( )鲁某,男,42岁。经常自汗出,夜尿多,近日出现小便自遗,并见遗精,早泄,舌淡苔白,尺脉虚。 因人、因证、因病程护理原则#起病是否表现为阳明热盛证# 病程中是否出现化燥化火症状 病程中是否有明显的身重脘痞苔腻的湿象# 发病季节 病情的轻重温煦作用 气化作用 固摄作用# 推动作用 防御作用陈无择将《内经》、《金匮要略》之旨,前贤明哲之论悉心深究,从而穷研受病之源,阐发“三因学说
  • 春温病名首见于

  • 所属分类: 卫生 | 中医护理(副高)
  • 春温病名首见于《痹论》肠痹“中气喘争”是指以下不属一般护理内容的是(  )。《内经》 《难经》 《千金方》 《伤寒补亡论》# 《温病条辨》呼吸喘促 肠鸣腹泻 肾不纳气 腹中攻冲雷鸣# 以上均不是病情观察 生活起居护理 精神护理 疾病护理# 服药护理
  • 2023中医护理副高职称冲刺密卷多选题解析(11.18)

  • 在方剂组成中起调和作用的称之为()在《伤寒论》的方剂中,仲景多处用到附子,其中用量最大的方剂是"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其"腹满时痛"是病属以下不属一般护理内容的是(  )。佐药辅药使药#君药以上都不是四逆汤白通加猪胆汁...
  • 以下不属一般护理内容的是(  )。

  • 所属分类: 卫生 | 中医护理(副高)
  • 以下不属一般护理内容的是(  )。辨别疾病传经与否的依据是下列证情中预后不良的是( )外感咳嗽属于(  )。 肺痈存在恶寒则说明( )病情观察 生活起居护理 精神护理 疾病护理# 服药护理病程的长短 感邪的轻重 体质的强弱 治疗的当否 脉证的变化#厥阴病,渴欲饮水者 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 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 伤寒六七日不利,
  • 症见潮热便秘,喘促不宁,痰涎壅盛,苔黄滑,脉滑数,右寸实大,

  • 所属分类: 卫生 | 中医护理(副高)
  • 小陷胸加枳实汤 桑菊饮加石膏、知母、大黄 清燥救肺汤 宣白承气汤#首先用盐水棉球清洁局部皮肤# 直接敷药 首先在皮肤表面放一纱块 首先用酒精棉球清洁局部皮肤 首先用水清洁局部皮肤蓄水证 结胸证 痞证 蓄血证 发黄证#外感风邪 气虚不固 里热熏蒸 亡阴血虚# 阳气独盛#病情观察 生活起居护理 精神护理 疾病护理# 服药护理太阴兼表证# 太阴兼呕吐证 太阴兼腹痛证# 寒湿发黄证# 湿热发黄证肺、脾、肾# 心、肝、肾 肝、脾、肾 心、肺、肾 心、脾、肾
  • 黄疸的调护方法中不包括( )

  • 所属分类: 卫生 | 中医护理(副高)
  • 黄疸的调护方法中不包括( )以下护理措施没有做到动静结合的是(  )。 十枣汤在服法上要求:下列属于"虚则补其母"治法的是( )中医康复护理的原则包括:( )哪个脏器的功能可以防止呼吸表浅( )人外感于寒时的症状有(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猪肤汤证可见( )中气下陷证的临床可见( )执行消化道隔离 需观察尿量 做好皮肤和口腔护理 饮食高蛋白
  • 表寒证的中医护理宜( )

  • 所属分类: 卫生 | 中医护理(副高)
  • 表寒证的中医护理宜( )暑温与暑湿的鉴别主要依据是( )产后腹痛的成因有( )太阳病汗下之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选用何方治疗久煎解表方药,以利其有效成分的充分吸收 汗出热退的患者应继续服用发汗药,以利祛邪外出 对于高热头痛无汗者,应用酒精擦浴等方法以降温 服用汤药后,应加盖衣被 ,以助汗出#起病是否表现为阳明热盛证# 病程中是否出现化燥化火症状 病程中是否有明显的身重脘痞苔腻的湿象# 发病季节 病情的轻重血虚内寒# 气血郁滞# 瘀血内结兼阳明里实# 阴阳俱虚 瘀血内结#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 大青龙汤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以上均不能用
  •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药物组成是( )

  • 所属分类: 卫生 | 中医护理(副高)
  • 以下不属一般护理内容的是(  )。《灵枢·本神》论“智”的概念是哪位医家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 )呕吐的主要病因不包括(  )。 患者胃脘灼痛拒按,消谷善饥,牙龈肿痛,舌红苔黄,脉滑数,诊断为( )据《金匮要略》原文,哪些脉象与水肿有关( )麻黄、连轺# 茵陈蒿、大黄 杏仁、赤小豆# 大枣、甘草# 生梓白皮、生姜#喜乐 思虑过度# 阅读书报 与人交往 参与社会活动病情观察 生活起居护理 精神护理
  • 胃的生理特性是( )

  • 所属分类: 卫生 | 中医护理(副高)
  • # 喜润恶燥主升 以上都不是呕而肠鸣# 呕而发热 呕而胸满 干呕而利 心下痞#桂枝附子汤 栝楼桂枝汤# 麻黄加术汤 大承气汤# 葛根汤#黄汗 谷疸# 酒疸# 女劳疸# 黑疸卫阳被遏,肌表失温 表气被遏,阳气不伸 津气受伤,表气不固 阳虚寒盛,凝于督脉# 以上都不是病情观察 生活起居护理 精神护理 疾病护理# 服药护理晚卧早起 早卧晚起# 早卧早起 晚卧晚起 以上均不是心下痞# 恶心呕吐# 干噫食臭 肠鸣下利# 谷不化春季 夏季 长夏 秋季 冬季#肾气平均 天癸至# 精气溢泻# 始有子# 筋骨劲强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受纳、腐熟水谷
  • 卫生职称2024中医护理副高职称模拟冲刺试卷124

  • ()中医康复护理的原则包括:()许多危重病人的险情,常发生于(  )。气上撞心#甘寒养阴辛温通阳苦寒坚阴甘温扶阳#温补肾阳热在血分#热在气分#湿热内蕴,津不上承热灼血络,迫血妄行#血被热蒸,荣气上潮归类外感温热病病变中的不同证...
  • 给病人床上擦浴的水温是(  )。

  • 所属分类: 卫生 | 中医护理(副高)
  • 《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的"以此参伍",其内容主要包括( )霍乱病经治疗后"脉平,小烦"的原因是“邪气淫洪”中“淫洪”的正确解释是哪部医著奠定了中医护理学的基础:( )痛痹遇何邪气而加剧(  )。李某。 37℃~38℃ 38℃~39℃ 39℃~40℃ 40℃~41℃ 42℃~44℃#视精明,察五色# 按尺肤,知滑涩 切脉动静# 审问病情 观五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余邪未尽 邪气复聚 脾胃气弱不能化谷# 复感外邪 阴虚发热浸淫扩散# 满溢 充满 流淫 淫溢《黄帝内经
  • 中医护理(副高)2024模拟试题178

  • 患者口干,尿少,便干,咳痰黏稠且量少难出,伴微恶风寒,发热脉浮,此属下列何证()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象较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腻,脉濡缓,治宜滋阴法的作用有:()下面对五脏的正确描述是下列哪种针刺进针方法适用1.5寸以...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