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LDL中存在的主要载脂蛋白是
  • 正确答案 :E
  • ApoB100


  • [单选题]某患者PT、APTT、TT均延长,最可能缺乏的因子是
  • 正确答案 :C
  • FⅩ

  • 解析:与PT、APTT、TT均有关的是X因子。

  • [单选题]乳胶凝集试验测定的类风湿因子(RF)属于
  • 正确答案 :C
  • IgM

  • 解析:类风湿因子为抗IgG,可以是IgG、 IgA、IgM,其中IgM类RF为5聚体分子,与RF 结合容易出现凝集。因此,乳胶凝集试验测定的类风湿因子(RF)属于IgM。

  • [单选题]人体含量最高的无机盐是
  • 正确答案 :E
  • 钙盐和磷酸盐

  • 解析:钙盐和磷酸盐是人体含量最高的无机盐。

  • [单选题]肝素做抗凝剂,可影响的试验是
  • 正确答案 :D
  • 白细胞涂片分类

  • 解析:因肝素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并使血涂片在瑞氏染色时产生蓝色背景。

  • [单选题]肝糖原能分解为葡萄糖是因为肝内存在有
  • 正确答案 :D
  • 葡萄糖-6-磷酸酶


  • [单选题]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高的一组疾病是
  • 正确答案 :D
  • 支气管哮喘,猩红热


  • [单选题]导致AIDS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 :E
  • 机会感染

  • 解析:机会性感染是AID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常见的引起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是卡氏肺孢子菌和白色念珠菌 。

  • [单选题]鉴别粒细胞白血病与单核细胞白血病可选择
  • 正确答案 :B
  • 氯醋酸AS-D萘酚酯酶(AS-DNCE)染色


  • [单选题]棘球蚴病禁忌诊断性穿刺的主要原因是容易引起
  • 正确答案 :E
  • 过敏性休克、继发性棘球蚴病

  • 解析:一旦棘球蚴囊破裂,其内容物如原头蚴、生发囊等可进入其他组织造成继发性感染。同时若有大量囊液溢出可产生过敏性反应,如进入血循环可引起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 [单选题]下列不符合原红细胞特点的是
  • 正确答案 :B
  • 高尔基复合体发育不良

  • 解析:原红细胞较原粒细胞大,呈圆形、椭圆形。胞核大,占整个细胞的大部分,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核内常染色质占优势,异染色质少,少量异染色质在核周凝集,常见一至几个核仁。胞质内游离核糖体丰富,其数量较原粒多。线粒体也多,呈圆形、椭圆形或杆状;基质密度较高。粗面内质网少,分散分布,常呈细长条状。高尔基复合体发育良好,常包围中心粒。胞质内偶见板层小体。细胞表面开始出现吞饮活动和吞饮小泡(吞饮铁蛋白)。胞质内一般无颗粒,但有时在高尔基体附近可见少量溶酶体颗粒,内含酸性磷酸酶。

  • [单选题]关于细胞成分的特性,正确的说法是
  • 正确答案 :D
  • Hb为碱性物质


  • [单选题]血平板培养菌落周围变为绿色环状,红细胞完整
  • 正确答案 :A
  • α溶血

  • 解析:α溶血:菌落周围变为绿色环状,红细胞完整;β溶血:菌落周围为透明环,红细胞完全溶解;γ溶血:菌落周围培养基无变化,红细胞无溶解或无缺损具有氧化酶的细菌,首先使细胞色素C氧化,再由氧化的细胞色素C使对苯二胺氧化,生成有色的醌类化合物。

  • [单选题]RDW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C
  • 用MCV/RDW进行贫血分类可替代所有贫血分类法

  • 解析:用MCV/RDW分类法根据红细胞大小以及异质性的不同可以将贫血分为6类,此法仅是依据体积的改变而进行分类,不涉及病因。

  • [单选题]直接凝集反应是
  • 正确答案 :B
  • 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 解析:直接凝集反应为颗粒性抗原直接与相应抗体反应,比例合适时出现凝集。

  • [单选题]中性粒细胞核右移是指
  • 正确答案 :B
  • 分5叶的中性粒细胞超过3%

  • 解析:中性粒细胞核右移是指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超过3%,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低,为造血物质缺乏、脱氧核糖核酸减低、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抗代谢药物等。因此,本题最佳答案是B。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0o0364.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推荐科目: 消化内科(正高) 临床药学(正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正高) 消化内科学(副高) 肿瘤外科学(副高) 康复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8) 辽宁省主管中药师) 中医执业医师(一阶段)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耳鼻咽喉科) 中药学(士)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