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抗原过剩,出现后带现象

B

题目:在速率散射比浊分析中,不出现第二峰值信号提示

解析:当在规定时间内反应介质中的抗体应将待测抗原全部结合,无游离抗原存在,此时再次加入已知相应抗原,该抗原与剩余游离抗体结合,而出现第二个峰值信号,故证明第一峰值信号是由全部待测抗原产生。反之,不出现第二次峰值信号说明待测标本中抗原浓度过高,抗原过剩,应进一步稀释后测量。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若用痰和尿分离培养立克次体时,应加入青霉素的剂量为( ),室温作用半小时后接种
  • 100~1000U/ml


  • [单选题]下列关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病态造血非MDS特有

  • 解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大多数患者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部分MDS患者可有红系细胞的显著增生,多为中晚幼阶段,有明显的病态造血(如类巨幼样变等)。粒系细胞和巨核细胞也有病态造血。

  • [单选题]红色毛癣菌与石膏样毛癣菌的尿素酶试验的区别是
  • 前者阴性,后者阳性

  • 解析:红色毛癣菌的尿素酶试验为阴性,而石膏样毛癣菌的尿素酶试验为阳性。

  • [单选题]容易使外斐反应呈现假阳性的疾病是
  • 变形杆菌尿路感染

  • 解析: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某些菌体抗原具有共同抗原,因而临床上常用后者代替相应的立克次体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作为血清中有关抗立克次体抗体的检查,即外-斐反应。而感染变形杆菌的病人血清中的抗变形杆菌抗体也会发生凝集反应。

  • [多选题]IgM具有的特点包括
  • 感染或疫苗接种后最早出现

    分子结构呈环形,分子量为Ig中最大

    B细胞上主要的表面膜Ig

  • 解析:IgM呈环形五聚体,分子量最大,因具有多个抗原结合部位,其杀菌、溶菌及凝集均比IgG高。机体受抗原刺激后,IgM出现最早,但维持时间短。膜表面IgM是B细胞识别抗原的一种主要受体。

  • [多选题]肝硬化时,下列哪些指标是正确的( )。
  • 血清清蛋白减低,A/G比值降低或倒置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血ALT轻至中度升高

    单胺氧化酶活性往往升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1v97k.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正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副高) 卫生管理(副高) 口腔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4) 住院医师规培(骨科) 住院医师规培(临床病理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康复科) 乳腺技师 主任/副主任护师 临床营养(士)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