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首次给药剂量加倍

B

题目:对于半衰期比较长的药物,要迅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可采用的给药方法

解析:本题考查多次给药的方法。临床常用的多次给药方法有三种:等剂量等间隔给药、间隔给药、负荷量与维持量给药。负荷量与维持量给药:为了满足临床治疗要迅速达到疗效需要,可采用负荷量的给药方法,即首次剂量加倍。对于半衰期长的一些药物,要迅速达到稳态浓度,常采用负荷量的给药方法,让稳态浓度提前到达,随后改用维持量。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固体分散体的特点不包括
  • 采用水溶性载体材料可达到缓释作用

  • 解析:此题考查速释技术与释药原理。固体分散体可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利用载体的包蔽作用,增加药物稳定性,所以可延缓药物的水解和氧化;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和刺激性;使液体药物固体化。此外,采用难溶性载体材料可延缓或控制药物释放,采用水溶性载体材料一般是为了达到速释作用。故本题答案应选E。

  • [单选题]下列有关喹诺酮抗菌药构效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8位与1位以氧烷基成环,使活性下降

  • 解析:本题考查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构效关系的相关知识。喹诺酮类药物的构效关系总结以下:①吡啶酮酸的A环是抗菌作用必需的基本药效基团,变化较小;②B环可作较大改变,可以是合并的苯环、吡啶环和嘧啶环等;③3位COOH和4位C=O为抗菌活性不可缺少的药效基团;④1位取代基为烃基或环烃基活性较佳;⑤5位可以引入氨基,虽对活性略有影响,但可提高吸收能力或组织分布选择性;⑥6位引入氟原子可使抗菌活性增大,特别有助于对DNA回旋酶的亲和性,改善了对细胞的通透性;⑦7位引入五元或六元环,抗菌活性均增加,以哌嗪基最好;⑧8位以氟甲氧基取代或1位成环,可使活性增加,故本题答案应选C。

  • [单选题]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关于药品分类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非处方药经审核可以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宣传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29j20l.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妇女保健(正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正高) 康复医学技术(正高) 中医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8)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职称(中药学类) 微生物检验技术(士)(代码:110) 药学(士)(代码:101) 住院医师规培(泌尿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儿科) 医学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