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杏苏散

A

题目:主治外感凉燥证的方剂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知母盐炙的目的主要是:
  • 增强滋阴降火作用

  • 解析: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除去须根者习称“毛知母”,除去外皮者习称“知母肉”。盐炙可引药下行,专于入肾,能增强滋阴降火的作用,善清虚热。故此题应选C。

  • [单选题]款冬花的药用部位是( )。
  • 花蕾


  • [单选题]人参配莱菔子在药物七情配伍关系中属于:( )
  • 相恶

  • 解析:A.相使:两种性能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如麻黄配桂枝,能增强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附子、干姜配合应用,以增强温阳守中,回阳救逆的功效;陈皮配半夏以加强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全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平肝息风,止痉定搐的作用。B.相畏:就是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降低或消除。如半夏畏生姜,即生姜可以抑制半夏的毒副作用,生半夏可"戟人咽喉"令人咽痛音哑,用生姜炮制后成姜半夏,其毒副作用得到缓解;甘遂畏大枣,大枣可抑制甘遂峻下逐水,损伤正气的毒副作用;熟地畏砂仁,砂仁可以减轻熟地滋腻碍胃,影响消化的副作用;常山畏陈皮,陈皮可以缓和常山截疟而引起恶心呕吐的胃肠反应。C.相杀:就是一种药物能够降低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羊血杀钩吻毒,金钱草杀雷公藤毒,麝香杀杏仁毒,绿豆杀巴豆毒,生白蜜杀乌头毒,防风杀砒霜毒等。D.相反:就是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或副作用。如甘草反甘遂,贝母反乌头等,详见用药禁忌"十八反"、"十九畏"中若干药物。E.相恶 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生姜恶黄芩,黄芩能削弱生姜的温胃止呕作用。

  • [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药材槲寄生的性状鉴别特征
  • 茎枝质脆,断面中间可见类圆形的髓

  • 解析:槲寄生茎枝圆柱形,枝梢带叶或脱落无叶,长约30cm,粗枝直径约1cm,细枝直径2-6mm,节部膨大,节上有2-3叉状分枝或枝痕,茎技易由节处折断脱落,节间长2~9cm。表面金黄色、黄绿色或黄棕色,光滑无毛,有明显的不规则纵皱纹。体轻,质柔韧,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黄色;木部色较浅,有放射状纹理;髓小,常偏向一侧。叶对生于枝梢,易脱落,无柄;叶片倒披针形或长圆形,长2~7cm,宽0.5~1.5cm,先端钝圆,基部渐狭呈短柄状,基出脉5条,中间3条较明显,金黄色至黄绿色,有皱纹。革质而厚,略柔韧。偶有未脱落的花果;花小形,单生,或数朵簇生于枝梢两叶间;果椭圆形,直径约5mm,黄棕色或暗红色,皱缩。气微弱,味微苦,嚼之粘滑。以枝嫩、色黄绿、叶多者为佳。故本题应选D。

  • [多选题]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有
  • 根据防治疾病需要选择

    根据药物性质选择

    根据使用、运输、贮存方便性要求选择

    结合生产条件选择

  • 解析:中药剂型选择基本原则:1.根据疾病防治需要2.根据药物性质3.根据“用、产、带、运、贮”方便性要求4 .根据方药不同剂型的生物有效性参数和生产条件要求。正确答案为ABCD。

  • [单选题]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甚或瘕块硬结,舌淡,口唇、爪甲色淡,脉细弦或细涩,首选的方剂是( )。
  • 四物汤

  • 解析: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组成】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干地黄各等分   【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血调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甚或瘕块硬结,舌淡,口唇、爪甲色淡,脉细弦或细涩。

  • [单选题]《中国药典》规定酒萸肉中马钱苷的含量不得少于
  • 0.5%


  • [单选题]精的功能不包括
  • 固摄作用

  • 解析:人体之精的功能 生殖繁衍(2)促进生长发育(3)生髓充脑、养骨、化血(4)滋养濡润(5)防御卫外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2ewlz.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正高) 妇女保健(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副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6) 病理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0)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 理化检验技术(士)(代码:109) 辽宁初级药师 住院医师规培(胸心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