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指( )
  • 正确答案 :B
  • 阳病治阴


  • [多选题]上市药物所致临床重要不良反应与动物毒性实验的差异而造成局限性是因为
  • 正确答案 :ABCD
  • 人与动物实验的种属差异导致药物代谢物和药物动力学的差别和药物反应性的差别

    药物对主观反应的影响为人类所特有,动物实验难以观察

    药物可能导致人体的皮肤反应、高敏现象以及滞后反应,这些均难以在动物毒性实验中观察

    人体的疾病因素可影响药物的反应


  • [多选题]下列有关苯海索的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 正确答案 :BDE
  • 对帕金森病的疗效不如左旋多巴

    外周抗胆碱作用是阿托品的1/10~1/3

    有口干、散瞳、尿潴留、便秘等不良反应

  • 解析:苯海索又称安坦,可阻断中枢胆碱受体,减少纹状体中乙酰胆碱的作用。而对外周作用较小,从而有利于恢复帕金森病患者脑内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的平衡,改善患者的帕金森病症状。其外周抗胆碱作用为阿托品的1/10~1/3。抗震颤疗效较好,但改善僵直及动作迟缓较差,对某些继发性症状如过度流涎有改善作用。临床用于:①震颤麻痹,脑炎后或动脉硬化引起的震颤麻痹,对改善流涎有效,对缓解僵直、运动迟缓疗效较差,改善震颤明显,但总的疗效不及左旋多巴、金刚烷胺。主要用于轻症及不能耐受左旋多巴的患者。常与左旋多巴合用。②药物利血平和吩噻嗪类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震颤麻痹)。许多抗精神病药有锥体外系副反应,苯海索可以对抗部分锥体外系副反应。因此,苯海索常常和可以引起锥体外系副反应的抗精神病药合并使用。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口干、便秘、尿潴留、瞳孔散大、视力模糊等抗胆碱反应。

  • [多选题]"药品调配差错报告"应涵盖的内容包括
  • 正确答案 :ABCDE
  • 差错的事实和发现经过

    确认差错发生的过程细节

    经调查确认导致差错发生的原因

    事后对患者的安抚与差错处理

    是否保存处方的复印件


  • [单选题]舌体胖大,边有齿痕主( )
  • 正确答案 :E
  • 脾虚湿盛


  • [多选题]关于固体分散体的速释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ABC
  • 药物高度分散在载体材料中,可提高药物的表面积,也可提高溶解度

    水溶性载体提高了药物的可润湿性

    载体保证了药物的高度分散性


  • [单选题]心能推动和调节血液循行于脉中,周流全身是指心的功能中的( )
  • 正确答案 :B
  • 主血脉


  • [多选题]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治疗原则有
  • 正确答案 :BE
  • 去铁治疗

    长期输血

  • 解析:重型β 地中海贫血,高量输血联合除铁治疗是基本的治疗措施;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骨髓、外周血、脐血)是根治本病的唯一临床方法,有条件者应争取尽早行根治手术。

  • [多选题]杂质限量常用的表示方法有
  • 正确答案 :DE
  • 百分之几

    百万分之几


  • [多选题]药品零售企业中,不得由其他岗位人员代为履行职责的岗位是
  • 正确答案 :CD
  • 质量管理

    处方审核


  • [多选题]零级消除动力学的特点是
  • 正确答案 :ACE
  • 消除速度与初始血药浓度无关

    按恒速消除

    体内药量超过机体消除能力


  • [多选题]有关粉碎的不正确表述是
  • 正确答案 :BD
  • 粉碎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粒径,增加比表面积

    粉碎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减少固体药物的密度

  • 解析:本题考查粉碎的定义、目的、意义。粉碎是指将大块物料借助机械力破碎成适宜大小的颗粒或细粉的操作。它的主要目的是:①增加药物的表面积,促进药物溶解;②有利于制备各种药物剂型;③加速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解;④便于调配、服用和发挥药效;⑤便于新鲜药材的干燥和贮存;⑥有利于提高固体药物在液体、半固体中的分散性。

  • [多选题]下列"应用双膦酸盐注意事项"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BE
  • 宜用足量水送服

    应于早晨空腹服药

    为减少不良反应,不得再合并应用其他双膦酸盐

  • 解析:解析:双膦酸盐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刺激性大,导致食管炎和粪便潜血,应于早晨空腹(A)用足量水送服(B),以避免对食管和胃的损伤。双膦酸盐的另一主要不良反应是抑制骨质矿化(依替膦酸钠)。个别品种还有罕见的脱发(丙氨膦酸二钠)、中毒性皮肤病(替鲁膦酸钠)。双膦酸盐注射用还都引起暂时性发热。为减少不良反应,不得再合并应用其他双膦酸盐(E)。备选答案C、D均不是正确答案。服双膦酸盐药后30分钟内不宜进食和卧床(C)。铁剂等多价阳离子可减少双膦酸盐的吸收,不宜合用(D)。

  • [多选题]碘解磷定(PAM)治疗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制是:
  • 正确答案 :DE
  • PAM在中毒者体内生成磷酰化胆碱酯酶和碘解磷定复合物,后者进一步裂解成为磷酰化碘解磷定,使胆碱酯酶游离出来,恢复其活性

    PAM与体内游离的有机磷酸酯类直接结合成无毒的磷酰化解磷定,由尿排出,从而阻止游离的有机磷酸酯类继续抑制胆碱酯酶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2v197e.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神经内科(正高) 小儿内科(正高) 口腔修复学(正高) 口腔医学(副高) 职业病学(副高) 肾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7)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9) 辽宁初级药师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 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