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2013)男,72岁。10年前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5年前出现活动后气短,夜间憋醒。近1年双下肢水肿、少尿。查体:BP140/90mmHg,颈静脉怒张,双下肺可闻及细湿啰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10次/分,肝肋下3cm,质中,压痛(+),双下肢水肿。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正确答案 :E
全心衰竭
解析:患者5年前出现活动后气短,夜间憋醒,以肺淤血及心排出量降低表现为主,为左心衰,后双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肝肋下3cm,以体静脉淤血的表现为主,同时有左侧及右侧心力衰竭的表现,故诊断为全心衰。
[单选题]关于循证医学的实质,以下哪种说法最为恰当
正确答案 :C
循证医学就是基于证据进行实践
解析: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在医疗决策中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实际状况和意愿三者相结合。
[单选题]基础代谢率的正常范围是不超过正常平均值的
正确答案 :B
±10%~±15%
解析:基础代谢率是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所散发的热量千焦数。在同一性别、体重和年龄组的正常人中基础代谢率很接近,其中约90%以上的人其代谢率与平均值相差不超过10%~15%。故临床上以此百分值作为正常值的界限。故本题选B。
[单选题]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
正确答案 :D
腹痛
解析:急性胰腺炎常见症状是腹痛、上腹部疼病、上腹及腰背部有"束带感"、右上腹持续性剧痛并向右肩部放射、恶心与呕吐、突发性右上腹绞痛、急腹症、上腹部压痛。
[单选题]男,36岁。不慎自3米高处坠落,昏迷15分钟后清醒,诉头痛、恶心、呕吐2次,非喷射性,神经系统检查尚无阳性体征发现。在随后的治疗观察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与颅内血肿无关的是
正确答案 :D
尿量增多
解析:颅内血肿患者可表现为头痛剧烈、恶心、呕吐次数增多。意识障碍加重,血肿侧瞳孔先缩小,后散大。血压升高、脉搏和呼吸减慢等症状,故A、B、C、E均与颅内血肿有关,故本题应选D。
[单选题]女,25岁,心悸、气促,反复咯血10年。体检:梨型心影,心尖区有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心尖区第一心音亢进,有开瓣音,宜采用
正确答案 :C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解析:该例患者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有肺动脉高压。患者反复咯血表明由于二尖瓣狭窄致使左心房压力增高,肺静脉压增高导致支气管黏膜下的支气管静脉淤血、扩张、破裂出血。所以采用的治疗措施必须要能尽快降低肺静脉压。二尖瓣置换术是一种根治的手段,但患者尚年轻,从体征上分析其二尖瓣瓣叶尚有弹性(因为听诊有开瓣音),所以可先考虑行二尖瓣分离术以降低左心房及肺静脉压力,解除咯血症状。目前采用介入性的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可作为首选。
【该题针对“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60岁男性,活动中突感眩晕,头痛,呕吐,步行不稳,20分钟后昏迷,呼吸节律不整,诊断为脑出血,其部位为
正确答案 :B
小脑
解析:小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由小脑齿状核动脉破裂所致。发病突然、眩晕、频繁呕吐、枕部疼痛,病变侧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同侧周围性面瘫,颈强直等。
[单选题]由患者的家长、家属或他人作出求医的决定属于
正确答案 :B
被动求医型
解析:求医类型一般分为主动求医型、被动求医型和强制求医型三类,其中主动求医型最常见,是个体产生不适感时自觉作出决定,被动求医型如题干所述,常见于儿童或昏迷的病人,强制求医型是本人不愿求医,但会对本人或社会人群健康构成危害而由他人强行求医,常见于精神病患者和某些传染病患者。
[单选题]女,32岁。进食油腻食物后剧烈呕吐胃内容物多次,末次吐鲜血约200ml,既往体健。查体:T36.5℃,P110次/分,R22次/分,BP90/60mmHg。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于、湿啰音,心律齐,腹软,无压痛。最有可能的吐血原因是
正确答案 :D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
解析:患者为中年女性,剧烈呕吐多次后出现呕吐鲜血,考虑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既往体健,查体无阳性体征,故排除消化道溃疡和胃癌,而急性胃黏膜病变多有创伤、烧伤或手术等病史,结合题目中剧烈呕吐的病史,诊断为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
[单选题]下列疾病中,纵隔向患侧移位的是
正确答案 :B
慢性脓胸
解析:慢性脓胸的特征是脏、壁层胸膜纤维性增厚。由于脓腔壁坚硬肥厚,肺不能膨胀,脓腔不能缩小,感染也不能控制。壁层胸膜增厚的纤维板使肋骨聚拢,肋间隙变窄,胸廓塌陷。脓腔壁收缩使纵隔向患侧移位。这些都严重影响呼吸功能。部分患者有杵状指(趾)。
[单选题]某人群随着对环境有害物质暴露量的增加,所引起的具有某种生物效应的人数随着变化的现象,称为
正确答案 :D
剂量-反应关系
解析:在环境危险度评估中,“效应”和“反应”是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本题考查考生能否鉴别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这两个在环境危险度评估中重要的指标。由于该问题问的是“具有某种生物效应的人数”,而非“机体呈现某种生物学效应程度”,故应选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2vy1mv.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