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生药的加工制造 药用成分和化合物的加工制造 利用生物技术加工生物材料获得的生物制品

BCD

题目:原料药的生产根据原材料性质的不同、加工制造方法的不同,大体可分为

解析:原料药的生产根据原材料性质的不同、加工制造方法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三种。①生药的加工制造。生药一般为来自植物和动物的生物药材,通常为植物或动物机体、器官或其分泌物。主要经过干燥加工处理,我国传统用中药的加工处理称之为“炮制”,中药材分别经过蒸、炒、炙、锻等炮制操作,最后制成中药饮片;②药用成分和化合物的加工制造。主要包括从天然(植物、动物)提取和浓缩,获得流浸膏或浸膏;用化学合成法(合成法、半合成法)分离制备,可获得单体结晶;③利用生物技术(普通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加工生物材料获得的生物制品。生物材料包括微生物、细胞、各种动物和人体的细胞及体液等。故选BC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药材的低温养护,可使害虫致死的温度是
  • -4℃以下

  • 解析:C一般害虫在环境温度8~10℃停止活动,在-8~-4℃进入冬眠状态,温度低于-4℃经过一定时间,可以使害虫致死。常采用2~10℃的低温贮存饮片,可以有效防止不宜烘、晾中药的生虫、发霉、变色等变质现象发生。

  • [多选题]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收录药品的范围包括
  • 基于完整规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数据获得批准的创新药、改良型新药及进口原研药品

    按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批准的仿制药

    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

    经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评估确定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其他药品


  • [多选题]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是
  • 干咳无痰

    脉细数

    形体消瘦

  • 解析:本题考查肺阴虚的鉴别要点。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是咳嗽、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并有咽喉干痒,或声音嘶哑、身体消瘦、舌红少津、脉细无力,甚至咳血、干渴思饮、潮热盗汗,舌红,脉细数。

  • [单选题]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符合处方书写规则的是
  • 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 解析:处方书写规则:①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②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③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④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⑤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⑥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应当与院内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 [单选题]处方直接写药名,应付清炒品的是( )
  • 王不留行

  • 解析:考查处方应付。厚朴、半夏付炮制品,白术付麸炒品,补骨脂付盐制品,王不留行付清炒品。

  • [多选题]安乃近长服会引起
  • 粒细胞缺乏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解析:含安乃近成分中成药的使用注意安乃近多用于急性高热时退热,其退热作用强,易致患者大汗淋漓,甚至发生虚脱。长期应用可能引起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因此,在服用含有安乃近成分的中成药时,切不可随意加大剂量,更不能长期使用,年老体弱者用药尤其应慎重,不能再同时加用西药解热药。对安乃近、吡唑酮类及阿司匹林类药物过敏者禁用。故此题应选CDE。

  • [单选题]对药品的检测面大,时间长,简便,但存在资料偏差与漏报现象的是( )
  • 自愿报告系统

  • 解析:考查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自愿呈报系统:对药品的检测面大,时间长,简便,但存在资料偏差与漏报现象。记录联结:通过独特的方式把各种信息连接起来,以发现与药物有关的事件。集中检测系统:在一定的时间与范围内根据研究目的进行检测。记录应用,指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记录使用研究药物的每个病人的全部有关资料,以提供没有偏性的抽样人群,从而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生情况,以计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寻找药物不良反应的易发因素。

  • [多选题]易引起肝损伤的中药有
  • 艾叶

    川楝子

    黄药子

  • 解析:ACD本题考查能引起肝损伤的中药。艾叶、川楝子中含有的萜类物质对肝脏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其中川楝子是含萜类肝脏毒性中药中最典型的一类药物,能引起急性中毒性肝炎,出现转氨酶升高、黄疸、肝大;黄药子是目前公认的肝脏毒性中药。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366od.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内科学(正高) 超声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副高) 放射医学技术(副高) 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5) 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1) 放射医学技术(师)(代码:206) 住院医师规培(预防医学科) 全科主治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