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心理防御机制的应用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解除焦虑

D

题目:关于心理应激的说法错误的是

解析:心理应激是个体觉察到环境变化对机体产生威胁时所引起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反应,可以是适应的或适应不良的。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移植排斥反应损伤机制中能激活CTL、NK杀伤移植物,使B细胞产生抗体的细胞因子是
  • IL-2


  • [单选题]不属于口腔颌面肿瘤的致病因素中外来因素的是()
  • 遗传因素

  • 解析:口腔颌面肿瘤的致病因素:肿瘤病因至今尚未明了,一般认为是外来和内在的多种致病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外来因素:(1)物理因素:如热、损伤、紫外线、X线及其他放射性物质,以及长期慢性刺激等因素。如舌及颊黏膜癌,可发生于残根、锐利的牙尖、不良修复体等的长期、经常刺激的相应部位。唇癌多发生于长期吸雪茄烟和烟斗的人。灼伤可引起皮肤癌。临床上可看到在瘢痕基础上发生的"瘢痕癌"。颌骨骨肉瘤患者往往可以发现有损伤史。唇癌及皮肤癌多发生于户外工作者,被认为是接受过量的紫外线辐射的缘故。X线及放射性物质可诱发皮肤癌及骨肉瘤。(2)化学因素:是肿瘤病因最早受到重视并被证实的因素。煤焦油、吸烟及酒精等均可致癌。(3)生物因素:某些恶性肿瘤也可以由病毒引起,如鼻咽癌、恶性淋巴瘤。(4)营养因素:与口腔癌发生有关的维生素主要是维生素A、维生素B和维生素E类缺乏。

  • [单选题]在下列临终关怀的提法中,正确的是()
  • 临终关怀应以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存质量为宗旨

  • 解析:临终关怀的服务对象是临终患者而非所有住院患者;它不是以治疗为主要服务内容,而是以支持疗法、控制症状、姑息治疗和全面照护为主;它不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为目的,而是以提高临终阶段的生存质量为宗旨。同时,它面向的不仅仅是临终患者个体,而是临终患者的家庭单位,使其家属也得到慰藉。

  • [单选题]外伤牙折断伴牙周膜挤压伤者,根充后桩核冠开始的最早时间是( )
  • 1周

  • 解析:根管充填后选择桩核冠修复的时间参考治疗情况和全身状况而定。一般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观察1~2周,无临床症状后可以开始修复;原牙髓正常或牙髓炎未累及根尖者,观察时间可短,根管治疗3天后无症状,可开始修复;有瘘管的患牙需在治疗愈合后进行修复;有根尖周炎的患牙,一般需在根管治疗后观察1周以上,没有临床症状,进行修复;如果根尖病变较广泛者,需在治疗后较长时间观察,待根尖病变明显缩小形成骨硬板后才能修复。

  • [单选题]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
  • 解离的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 解析:弱酸性药物,在酸性体液中或弱碱性药物在碱性体液中,药物的非离子型部分较多,较易转运进入组织细胞。反之,弱酸性药物在碱性体液或弱碱性药物在酸性体液中,则药物离子型部分较多,难以进行分布。因此改变体液的pH可以明显影响药物的跨膜转运。临床上当弱酸性药物(如巴比妥类)过量中毒时,常碱化血液和尿液,以加速药物从肾排泄。

  • [单选题]在深龋中,细菌可以通过暴露的牙本质小管感染牙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牙本质厚度<0.2mm,牙髓内可找到细菌

  • 解析:细菌未感染牙髓之前,其毒性产物就会通过牙本质小管引发牙髓炎症反应;当细菌侵入牙本质距牙髓<1.1mm时,牙髓可出现轻度炎症反应;当细菌距牙髓<0.5mm时,牙髓可出现明显的炎症;牙本质厚度<0.2mm,牙髓内可找到细菌。

  • [单选题]优势菌是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牙周疾病是
  • 慢性成人牙周炎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的是
  • 保密原则

  • 解析:医学道德基本原则包括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尊重原则和公正原则。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3eoz6r.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呼吸内科(正高) 消化内科学(副高) 整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4) 外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0)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 输血技术(师)(代码:214)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针灸科) 医学临床三基(医师) 中医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