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E

题目:患者男,30岁,工人,餐后1小时突发上腹部剧痛,很快扩散至右下腹,疼痛呈持续性,无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发病3小时后来院就诊。体检:血压120/70mmHg,腹平,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右上腹及中上腹为甚,肝浊音界不清,肠鸣音微弱。

解析:1.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有溃疡病史和溃疡症状加重史,但亦有以穿孔为首发症状的情况。暴食、进刺激性食物、情绪激动、过度疲劳等是常见的诱因。其临床表现为突发上腹剧烈疼痛,迅速扩散至全腹。有时消化液沿结肠旁沟流向右下腹,引起右下腹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查体:全腹压痛和反跳痛,以上腹为著,肌紧张十分明显,可呈"木板样"强直;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肠鸣音消失。腹部立位X线检查可发现膈下有游离气体,但有时也可呈阴性。故答案应选E。 2.早期主要是由酸性胃内容物刺激引起的化学性腹膜炎,后期将合并出现化脓性腹膜炎。故答案应选B。 3.溃疡病穿孔的手术治疗适用于饱食后穿孔、顽固性溃疡穿孔和伴有幽门梗阻、大出血、恶变等并发症者。故答案应选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病理改变,正确的是
  • 以上都是


  • [单选题]采用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确定上消化道出血部位,适用于
  • 正在出血

  • 解析:对于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应作为首选;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适于急性出血期;X线造影检查用于无内镜检查条件、经内镜检查未发现出血病变或不能确定的病例,并需在出血较缓慢或休克已改善的情况下进行;其他B超、CT或MRI检查观察出血较困难,但可为其病因诊断提供依据。

  • [单选题]患者,男性,38岁,从车上摔下骨盆骨折,不能排尿8小时。查体:BP110/70mmHg,P90次/分,直肠指检可触及浮动的前列腺,直肠前壁触痛,下腹触及胀大的膀胱。该患者最佳治疗应选择
  • 尿道会师复位术

  • 解析:骨盆骨折后出现排尿困难,应考虑尿道膜部损伤。骨盆骨折时,附着于耻骨下支的尿生殖隔突然移位,产生剪切样暴力,使薄弱的膜部尿道撕裂,甚至在前列腺尖部撕断,前列腺向上、后方移位,该患者直肠指检可触及浮动的前列腺,正符合这种情况。尿道断裂后尿不能排出,膀胱胀大并可触及;尿液可由前列腺尖部外渗到耻骨后间隙和膀胱周围,出现这些部位的压痛。此病例直肠前壁触痛且下腹可及胀大膀胱也符合上述表现,所以诊断应是尿道膜部断裂。该患者全身情况尚好,可采用尿道会师复位术。

  • [单选题]创伤后炎症反应对机体的影响,下列错误的是
  • 过度的炎症反应有利于伤口愈合

  • 解析:组织修复过程可分3个阶段   (1)局部炎症反应阶段   1)主要是血管和细胞反应、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的溶解。   2)目的是清除损伤或坏死的组织。   (2)细胞增殖分化和肉芽组织形成阶段。   1)创伤性炎症后不久,即有新生的细胞出现。   2)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新生血管等构成肉芽组织,充填组织裂隙。   3)肉芽组织逐渐变为纤维组织(瘢痕组织),上皮细胞从创缘向内增生,肌成纤维细胞可使创缘周径收缩(伤口收缩),使伤口愈合。   (3)组织塑形阶段。   1)经过细胞增生和基质沉积,伤处组织可以初步修复。   2)所形成的新组织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并不一定都适宜于生理功能需要。需进一步改构和重建。   3)主要包括:胶原纤维交联增加、强度增强、多余的胶原纤维被胶原蛋白酶降解等。

  • [单选题]下列创伤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
  • 休克、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3ey170.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疼痛学(正高) 急救护理(正高) 中医全科学(副高) 针灸学(副高) 神经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0) 中医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5) 核医学技师 口腔学专业知识 临床专业知识 麻醉学专业知识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