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分根后拔除

C

题目: 患者男,35岁。右上第一磨牙牙髓治疗后劈裂,拔牙过程中牙冠碎裂至龈下,牙根与周围骨质粘连。

解析:该牙牙根与周围骨质粘连,所以在拔除磨牙的残根时,不能直接用牙挺,故A不正确;该患牙的牙冠已经碎裂至龈下,不能通过拔牙钳来拔除,故B不正确。应该首先将连在一起的三个牙根分离,将骨组织的阻力分散,并避免三个牙根相互之间的干扰,再分别拔除。D和E的方法不是首先应该采取的。故选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有关颊棚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此处骨质疏松,基托不宜伸展

  • 解析:颊棚区位于下颌后弓区,由近中的颊系带、远中的磨牙后垫和远中颊角区,所以C正确。外侧的下颌骨外斜嵴和内侧的牙槽嵴围成的区域,所以A、B正确,随着牙槽嵴的吸收,牙槽嵴高度降低,颊棚区变平坦、宽阔,其表面骨皮质厚、致密,且与咬合力方向垂直,因此能承受较大的咀嚼压力,所以E正确,而D错误,故选D。

  • [单选题]切牙舌向移动1mm需要间隙
  • 2mm


  • [单选题]关于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不正确的是
  • 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高端医疗卫生服务决策


  • [单选题]患儿女,13岁。左面部肿大,畸形,随年龄而增长。查:左鼻及唇颊增大、下坠,软,面部及躯干皮肤有多处棕色斑。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 神经纤维瘤病

  • 解析:面部肿大、畸形最常见于海绵状血管瘤、囊性淋巴管瘤、神经纤维瘤病,其次是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放射线菌病。前三者表现为面部肿胀,弥漫无边界,质软。后两者肿胀较硬,而题干提示质软,因此可排除A、D。据患者表现面部广泛肿胀甚至下垂、软,加之面部及躯干部皮肤有多处棕色斑(咖啡斑),这些都是神经纤维瘤病的主要特征性表现,因此C正确;B、E错误。本题应选C。

  • [单选题]可摘局部义齿上颌后堤区后缘应在
  • 软硬腭交界处稍后的软腭上

  • 解析:前颤动线在硬腭和软腭的连接区,约在翼上颌切迹与腭小凹的连线上。后颤动线在软腭腱膜和软腭肌的连接区。前后颤动线之间可稍加压力,作为上颌义齿后缘的封闭区,称后堤区。此区宽2~12mm。故选E。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3lwlzr.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神经外科(正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正高) 肿瘤内科学(副高) 重症医学(副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副高) 卫生毒理(副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8)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药学(士)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