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溶血性贫血在溶血发作期,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一般是
  • 正确答案 :E
  • >5%

  • 解析:发生溶血性贫血时,由于大量的红细胞被破坏,骨髓的造血功能增强,骨髓红系明显增生,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增多,在溶血发作期,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一般>5%。

  • [单选题]正常人血液pH值为
  • 正确答案 :D
  • 7.35~7.45

  • 解析:正常人血液pH为7.35~7.45。

  • [单选题]HLAⅡ类分子表达在
  • 正确答案 :A
  • APC表面

  • 解析:HLAⅡ类分子主要分布在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活化的T细胞和胸腺上皮细胞等亦可表达。

  • [单选题]肝素抗凝的主要机制是
  • 正确答案 :A
  • 增强抗凝血酶Ⅲ活性

  • 解析:肝素能加强凝血酶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阻止凝血酶形成。过量肝素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合血小板减少,均不适合白细胞分类和血小板计数,更不适用于止血学检验,但是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的理想抗凝剂。每毫升血液的肝素用量为10.0~12.5IU,多为肝素钠盐或钾盐。

  • [单选题]轮状病毒的命名是因其
  • 正确答案 :A
  • 具有双层衣壳,形似车轮辐条状

  • 解析:轮状病毒呈球形,外被双层衣壳,内层核衣壳的壳粒呈放射状排列,负染色在电镜下观察犹如车轮状外形,故得名。

  • [单选题]细胞因子生物学检测是
  • 正确答案 :D
  • 测活性

  • 解析:细胞因子生物学检测就是直接检测细胞因子特定的生物学活性来达到检测细胞因子水平的目的。

  • [单选题]造成Ⅰ型超敏反应皮试假阳性的主要原因是
  • 正确答案 :C
  • 患者有皮肤划痕症

  • 解析:假阳性的常见原因有:①试验抗原不纯,或污染,引起交叉反应;②溶液配制不当,过酸或过碱都会对皮肤产生非特异性刺激;③皮肤反应性过强,例如被试者患有皮肤划痕症,或者有既往过敏的痕迹等;④操作不当,例如注入少量空气也可出现假阳性。

  • [单选题]无论是化学法还是酶法测血清TG,最影响测定结果的物质是
  • 正确答案 :D
  • 血清中的游离甘油

  • 解析:化学法和酶法测血清TG都是通过测定三酰甘油水解出的甘油来实现,血清中游离甘油的量最干扰测定结果。

  • [单选题]豚鼠采血通常可采用
  • 正确答案 :B
  • 心脏采血

  • 解析:颈动脉采血适用于绵羊、山羊等,心脏采血适用于豚鼠、鸡等,静脉采血适用于家兔、绵羊等。

  • [单选题]正常人在肝合成血浆蛋白质,量最多的是
  • 正确答案 :C
  • 清蛋白

  • 解析:肝脏能合成多种血浆蛋白,如清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其中合成最多的是清蛋白,占肝合成总蛋白的1/4。

  • [单选题]小儿麻痹症的病原体是
  • 正确答案 :A
  • 脊髓灰质炎病毒

  • 解析:脊髓灰质炎病毒侵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受损而导致肌肉迟缓性麻痹,故又称为小儿麻痹症。

  • [单选题]临床血液学的研究对象是
  • 正确答案 :C
  • 来源于血液和造血组织的疾病

  • 解析:临床血液学是以疾病为研究对象、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临床科学,主要包括来源于血液和造血组织的原发性血液病以及非血液病所致的继发性血液病。

  • [单选题]尿液中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不会影响的检测结果是
  • 正确答案 :C
  • 尿蛋白

  • 解析:尿液中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对葡萄糖、血红蛋白、胆红素及亚硝酸盐可产生严重干扰。

  • [单选题]温氏法血细胞比容测定时应读取哪一层细胞高度的毫米数
  • 正确答案 :D
  • 还原红细胞层

  • 解析:温氏法血细胞比容测定时离心后血液自上而下分别为血浆层、血小板层、白细胞层和有核红细胞层、还原红细胞层、带氧红细胞层,读数时应读取还原红细胞层高度的毫米数。

  • [单选题]某患者骨髓涂片检查结果:粒系细胞30%,淋巴细胞25%,单核细胞25%,红系细胞20%。该患者骨髓M:E是
  • 正确答案 :B
  • 1.5:1

  • 解析:由于该患者的骨髓象检查粒系细胞占30%,红系细胞占20%,M:E=1.5:1。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48w3ml.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推荐科目: 妇女保健(正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正高) 妇产科护理(正高) 妇产科护理(副高) 医院药学(副高) 妇产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0) 妇产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1)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检验科) 乡村医生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