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腹部B超

C

题目:男,28岁。肚脐周围痛2小时,半天后疼痛逐渐转移至右下腹,右下腹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3天后,突然疼痛减轻,但是右下腹压痛,更加明显。对此患者首选检查是( )

解析:急性阑尾炎的首要特征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即开始时上腹及脐周阵发性疼痛,逐渐加重,数小时至十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部。右下腹痛为持续性疼痛,阵发加重。所以应做腹部B超以确诊。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若骨盆坐骨结节间径7.5cm,应加测的骨盆径线是
  • 出口后矢状径

  • 解析:坐骨结节间径或称出口横径: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向腹部弯曲,双手抱双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8.5~9.5cm。也可用检查者的手拳概测,能容纳成人横置手拳属正常。此径线直接测出骨盆出口横径长度。若此径小于8cm,应加测出口后矢状径。

  • [单选题]左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可以出现的症状、体征是
  • 左眼闭合不全

  • 解析: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侧表情肌瘫痪,可见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变大,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偏向健侧,口轮匝肌瘫痪使鼓腮和吹口哨漏气。故选E。

  • [单选题]行胃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时,作为保留分支标志的是其
  • "鸦爪"支

  • 解析:胃的运动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胃的副交感神经来自左、右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分布至胃的终末支以鸦爪状进入胃窦,是临床上作为高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的标志。

  • [单选题]某学生,13岁。在生活中养成不良的抽烟习惯,父母非常恼火,心理医生建议其采取的较有效的行为治疗是
  • 厌恶刺激与不良行为相结合

  • 解析:厌恶疗法为将欲戒除的目标行为(或症状)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达到使患者最终因感到厌恶而戒除或减少目标行为的目的。分析选项为C。

  • [单选题](2004)内科医师王某,在春节探家的火车上遇到一位产妇临产,因车上无其他医务人员,王某遂协助产妇分娩。在分娩过程中,因牵拉过度,导致新生儿左上肢臂丛神经损伤。王某行为的性质为
  • 虽造成不良后果,但不属医疗事故

  • 解析: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一)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二)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三)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四)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五)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本题王某的行为属于第三十三条第(一)款,不属医疗事故

  • [单选题]下列肺炎中,一般不会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的是
  • 肺炎支原体肺炎

  • 解析:此题是理解题。考查考生对不引起感染中毒性休克肺炎的理解情况。肺炎重度感染常可发生休克,但肺炎支原体肺炎一般均不重,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性不是因其毒性太大,而是可能与患者对病原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有关,所以肺炎支原体肺炎不会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不是机械性肠梗阻的原因的是
  • 弥漫性腹膜炎

  • 解析:机械性肠梗阻的常见原因是粘连、疝、肿瘤、异物(包括胆结石)、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巨结肠病、粪便嵌塞及肠扭转等,无弥漫性腹膜炎,故选E。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4l58g.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老年医学(副高) 卫生管理(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副高) 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代码:350) 中医护理学(护师)(代码:204) 中医执业医师(一阶段) 住院医师规培(内科) 住院医师规培(临床病理科) 医学检验(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