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动物采血应在末次免疫后,采血时间为
  • 正确答案 :B
  • 5~7天

  • 解析:动物免疫3~5天后,如抗血清鉴定合格,应在末次免疫后5~7天及时采血,否则抗体将会下降。因故未及时取血,则应补充免疫一次(肌内、腹腔或静脉注射,不加佐剂),过5~7天取血。

  • [单选题]血中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
  • 正确答案 :C
  • 可以了解治疗效果

  • 解析:血中免疫球蛋白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测定该成分当然可以了解治疗效果。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缩血管物质
  • 正确答案 :C
  • 激肽

  • 解析:调控血管收缩的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血栓烷A2(TXA2)、5-HT和ET等。

  • [单选题]以下有关尿液管型,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B
  • 白细胞管型主要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

  • 解析:本题主要考点为管型的种类与疾病的关系。尿内出现白细胞管型,提示肾实质有细菌感染,见于急性肾盂肾炎、肾脓肿。若尿液检查可见镜下及肉服血尿、蛋白尿,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等,提示肾实质有损伤,多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

  • [单选题]选择性培养基要选择融合的
  • 正确答案 :C
  • 脾细胞与瘤细胞

  • 解析:鼠脾淋巴细胞的主要特征是它具有抗体分泌功能,但在体外不能长期生长;而小鼠骨髓瘤细胞则可在体外培养无限分裂增殖,二者杂交融合,其特性互补,形成在体外无限增殖分裂并产生McAb的杂交瘤细胞。因此选择性培养基要选择融合的脾细胞与瘤细胞。

  • [单选题]有关CLL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E
  • 属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突变的克隆性疾病


  • [单选题]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无关的是( )
  • 正确答案 :A
  •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 [单选题]MIC是
  • 正确答案 :B
  • 最小抑菌浓度

  • 解析:稀释法药敏实验的结果以完全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MIC)。

  • [单选题]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常规呈
  • 正确答案 :E
  •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 [单选题]下列微生物除哪种外均为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 正确答案 :D
  • 真菌

  • 解析:真菌属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 [单选题]作为荧光抗体标记的荧光素必须具备的条件中,哪项与提高观察效果有关
  • 正确答案 :C
  • 荧光效率高,荧光与背景组织色泽对比鲜明

  • 解析:用于标记抗体的荧光素应符合一系列的要求,其中为了观察方便荧光色泽与背景应当对比鲜明。

  • [单选题]表达MHC-Ⅰ类分子密度最高的细胞是
  • 正确答案 :C
  • 血小板、网织红细胞

  • 解析:表达MHC-Ⅰ类分子密度最高的细胞是血小板、网织红细胞。

  • [单选题]尿沉渣常规检查时,有效离心半径为15cm,对标本进行标准化离心操作时所需每分钟转速为
  • 正确答案 :B
  • 1500

  • 解析:我国尿沉渣检查标准化要求取尿10ml,采用水平式离心机,有效离心半径15cm×1500转/min,相对离心力400g,离心5min。

  • [单选题]下列细菌感染易出现内毒素血症的是
  • 正确答案 :B
  • 痢疾志贺菌

  • 解析:本题考查志贺菌属致病机制。志贺菌属各菌株均有强烈的内毒素,由于内毒素的释放一方面可引起肠黏膜细胞坏死、脱落和溃疡,引起典型脓血便;另一方面可引起内毒素血症,导致发热、意识障碍甚至中毒性休克。

  • [单选题]下列哪种细菌在培养时能产生“汹涌发酵”现象
  • 正确答案 :B
  • 产气荚膜梭菌

  • 解析:产气荚膜梭菌能分解多种糖类,产酸产气。在牛乳培养基中培养18~24小时,该菌分解乳糖产酸,使牛奶中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冲散凝固的酪蛋白,并将封固液面的凡士林层顶开,甚至冲掉试管口的棉塞,气势汹涌,称“汹涌发酵”现象。

  • [单选题]小儿麻痹症的病原体是
  • 正确答案 :A
  • 脊髓灰质炎病毒

  • 解析:脊髓灰质炎病毒侵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受损而导致肌肉迟缓性麻痹,故又称为小儿麻痹症。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4ndvkl.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儿科护理(副高) 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3) 职业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4) 药学(士)(代码:101)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正畸科) CT技师 放射医学(士) 放射医学(师) 乡镇执业助理医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