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方法"首先将炮制方法分为三类,分别是
  • 正确答案 :C
  • 净制、切制、炮炙

  • 解析:净制、切制、炮炙为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方法。

  • [单选题]用补气升提法治疗中气下陷,应首选
  • 正确答案 :A
  • 黄芪、升麻、柴胡

  • 解析:黄芪配升麻、柴胡:黄芪甘温益气升阳,柴胡、升麻皆有升举阳气之功,三药相合,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为治中气下陷诸证所常用。故选A。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药材变质的外部因素是
  • 正确答案 :A
  • 药材的含水量

  • 解析:药材的含水量属于影响药材变质的内部因素,水分含量过高可以造成霉变、潮解。

  • [单选题]制备颗粒剂时,应选用的赋形剂是
  • 正确答案 :D
  • 糊精与乳糖

  • 解析:水溶颗粒剂最常用的辅料为糖粉(或乳糖)和糊精。故应选D

  • [单选题]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C
  • 炒炭时药物要灰化

  • 解析:药物炒炭需要"炒炭存性",即指药物在炒炭时只能部分炭化,不能灰化,未炭化部分仍应保存药物的固有气味;花、叶、草等类药物炒炭后仍可清晰辨别药物原形。

  • [单选题]七情致病最易损伤
  • 正确答案 :D
  • 心、肝、脾

  • 解析:由于心、肝、脾三脏在人体生理活动和精神心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情志内伤最易损伤心、肝、脾三脏。

  • [单选题]下列提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 甘遂用于峻下,宜入汤剂微煎

  • 解析:甘遂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5-1克。外用:适量,研末调敷。内服宜用炮制品。故选D

  • [单选题]下列病证不可使用下法治疗的是
  • 正确答案 :E
  • 痞块

  • 解析:下法,也称泻下法,是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方药,通过泻下大便,以达到攻逐体内积滞和积水,并解除实热壅结的治疗大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即谓病位在中下焦之有形者,可以因势利导,逐引邪气从前后二阴出之。故而本法主要适用于寒、热、燥、湿诸邪与痰浊、宿食、瘀血、积水等内结的里实证。临床应用时,根据病情缓急,病邪性质和结聚的饮食、水湿、痰浊、瘀血等的不同,下法又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瘀、涤痰等不同的具体治法。寒下适用于里实热证;温下适用于寒积冷凝,胃肠冷积证;润下适用于肠道津液不足,阴亏血少之大便秘结;逐水适用于阳水实证;攻瘀适用于蓄血在下证,或干血内结证;涤痰适用于体内痰饮内积证。下法易伤人体正气,既可伤阴,又能伤阳,故下之亦以邪去为度,不可过量或久用。凡病邪在表或半表半里者禁用,年老体弱者,或脾胃虚弱者,以及妇人经期、妊娠期等,皆应慎用或忌用。此外,导泻时排钾较多,故低血钾者慎用,用时须输液补钾。故此题应选E。

  • [单选题]不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是
  • 正确答案 :A
  • 非处方药

  • 解析:非处方药是指不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故答案是A。

  • [单选题]引起"水土不服"的发病因素是
  • 正确答案 :A
  • 地域因素

  • 解析:人体适应自然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超越了这个范围即会出现病理性反应。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如春季常见温病,夏季多发中暑,秋季常见燥证,冬季多有伤寒。每个地区有其特有的地方病。在人的迁移过程中,如不能适应当地的气候、生活习惯,就有可能生病,通常称之为“水土不服”。故引起"水土不服"的发病因素是地域因素。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4rlmv1.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全科医学(副高) 中医外科学(副高) 老年医学(副高) 疼痛学(副高) 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5) 中医耳鼻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7) 心理治疗主治医师(代码:386)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超声医学科) 住院医师规培(针灸科)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