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发散、行气、活血
B
题目:中药性味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药性主要是寒热温凉四种,古时称为四气。五味指辛甘酸苦咸,不同的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解析:3.本题考查要点是"五味"。味辛的药物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男,60岁。20年前患风湿性关节炎,10年前又患高血压病,症见痹痛筋脉拘麻,时见头晕头胀,血压160/90mmHg。病证属风湿痹痛兼高血压,治宜选用的药组是
豨莶草配臭梧桐
解析:豨莶草的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降血压;
臭梧桐的功效:祛风湿,通经络,降血压。
[单选题]需进行含醇量测定的制剂是
酊剂
解析:酊剂的质量要求:除另有规定外,每100ml相当于原饮片20g。含有毒性药品的中药酊剂,每100ml应相当于原饮片10g;其有效成分明确者,应根据其半成品的含量加以调整,使符合各酊剂项下的规定;酊剂可用溶解、稀释、浸渍或渗漉等法制备。酊剂应澄清,久置允许有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淀。除另有规定外,酊剂应遮光,密封,置阴凉处贮存。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检查,酊剂的甲醇量、乙醇量、装量及微生物限度等均应符合有关规定。答案选B
[单选题]某男,28岁。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寒热,口苦,呕恶,或腰痛拒按,或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选用的方剂是( )
八正散
解析:考查淋证辨证论治。热淋症见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寒热,口苦,呕恶,或腰痛拒按,或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用八正散治疗。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单选题]甲省乙市丙医院使用丁药品企业生产的某抗菌药物,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该药品需要实施召回,制定召回计划并组织实施的主体是
丁药品生产企业
解析:本题考查药品召回的主体。《药品召回管理办法》第五条:药品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建立和完善药品召回制度。
[单选题]缓则治其本治则适用
肺痨咳嗽
解析:本题考查中医治法的适应症。缓则治其本:指在一般情况下治病必须抓住疾病的本质,解决其根本矛盾,进行针对根本原因的治疗,此对慢性病或急性病恢复期有重要指导意义。如肺痨咳嗽,其本多为肺肾阴虚,故治疗不应用一般的治咳法治其标,而应滋养肺肾之阴以治其本。又如,在治疗急性热病时,后期伤阴,则应养胃滋肾等。
[多选题]影响肺的呼吸运动的有
宗气不足
气机失调
水液停聚
肾气亏损
肾失封藏
解析:肺的呼吸运动由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来完成,宗气不足、气机失调、水液停聚都会影响肺的宣发、肃降运动进而影响其主呼吸的功能。肺主呼吸还依赖肾主纳气的协助,以维持呼吸深度,防止呼吸表浅。故肾气亏损、封藏失调也会影响肺的呼吸运动。故本题答案为ABCDE。
[多选题]下列选项哪些为藻菌地衣类中药的共同特点
均为低等植物
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叶状体或菌丝体
无根、茎、叶的分化
解析:药用部位为藻类、菌类或地衣类的中药,称作“藻、菌、地衣类中药”。实际上包含藻类中药、菌类中药、地衣类三类中药。藻类、菌类和地衣类均为低等植物。在外部形态上无根、茎、叶的分化,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叶状体或菌丝体,分支或不分支。在内部构造上一般无组织分化,无中柱和胚胎。答案选ADE
[单选题]某男,47岁,患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兼食少便溏,治当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宜选用的药是
木香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木香、甘松的功效。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甘松行气止痛,开郁醒脾;梅花疏肝解郁,和中,化痰;玫瑰花疏肝解郁,活血止痛;化橘红理气宽中,燥湿化痰。
[单选题]甲型强心苷甾体母核C-17的侧链是
五元不饱和内酯环
解析:本题考点是强心苷元的结构与分类。根据C-17侧链不饱和内酯环的不同,将强心苷元分为两类。甲型强心苷元甾体母核的C-17侧链为五元不饱和内酯环。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52yd1.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