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利福平

B

题目:长期合用下列哪个药物能使口服避孕药的主要成分炔诺酮和炔雌醇的代谢加快,血液中的药物浓度降低而导致避孕失败( )

解析:本题考查避孕药的相互作用。长期合用利福平能使口服避孕药的主要成分炔诺酮和炔雌醇的代谢加快,血液中的药物浓度降低而导致避孕失败。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氨苄西林、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氯霉素等广谱抗菌药物的长期应用阻断了避孕药的肝肠循环,使血液中的避孕药浓度下降而达不到避孕效果。故答案选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根据《中药品种保护条例》,2013年有6家企业生产的“复方大青叶合剂”获批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保护期限为7年。关于复方大青叶合剂的中药品种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有
  • 中药保护品种在保护期满后可以申请延长保护期限

    擅自仿制和生产复方大青叶合剂的,以生产假药论处

    这6家企业必须是中国境内的生产企业


  • [多选题]下列适宜清晨服用的药物中,属于依据生物钟规律的是
  • 抗忧郁药

    抗高血压药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 解析: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药品服用适宜的时间、各剂型的正确使用以及服用药品的特殊提示。依据生物钟规律,适宜清晨服用的药品有:胰岛素、降压药、抗抑郁药。

  • [多选题]按照《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关于执业药师注册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 申请注册者必须经所在单位考核同意

    执业药师执业范围,应办理变更注册手续

    执业药师应按照注册的执业类别、执业范围从事执业活动

    因健康原因不能从事执业药师业务的,应办理注销注册手续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第十六条执业药师注册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满前三个月,持证者须到注册机构办理再次注册手续。再次注册者,除须符合第十三条的规定外,还须有参加继续教育的证明。 第十三条申请注册者,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 (二)遵纪守法,遵守药师职业道德。 (三)身体健康,能坚持在执业药师岗位工作。 (四)经所在单位考核同意。

  • [单选题]静脉注射地西泮速度过快可引起的不良反应是
  • 呼吸暂停

  • 解析:本题考查地西泮的不良反应。地西泮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困倦、头晕、乏力。其次是记忆力下降,头痛、共济失调等。静脉注射过快可致呼吸暂停或心脏骤停,故静脉注射速度宜慢。

  • [单选题]医师为患者选择药物时应该考虑个体化用药,体现治疗药物的
  • 规范性

  • 解析: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即使患者获得有效、安全、经济、规范的药物治疗。各科诊治指南根据疾病的分型、分期、疾病的动态发展及并发症,对药物选择、剂量、剂型、给药方案及疗程进行规范指导。医师为患者选择药物时应该考虑个体化用药,体现治疗药物的规范性(C)。

  • [多选题]可避免或明显减少肝脏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或剂型有
  • 静脉注射给药

    栓剂直肠给药全身作用

    气雾剂肺部给药

    舌下片给药

  • 解析:口服制剂在吸收过程和吸收后进入肝转运至体循环过程中,部分药物被代谢,使进人体循环的原形药物量减少的现象,称为"首过效应"。而ACDE是没有这种肝首过效应的。

  • [单选题]有关保健食品的说法,错误的是
  • 功能类保健食品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 解析: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保健食品声称保健功能,应当具有科学依据,不得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故选C。

  • [单选题]患者,男性,48岁,醉酒呕吐后出现发热、咳脓痰1周,头孢唑林治疗4天后体温稍下降,但痰量仍较多,有臭味,考虑厌氧菌感染,应加用以下哪种药物
  • 甲硝唑

  • 解析:甲硝唑主要用于治疗或预防上述厌氧菌引起的系统或局部感染,如腹腔、消化道、女性生殖系、下呼吸道、皮肤及软组织、骨和关节等部位的厌氧菌感染,对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感染以及使用抗生素引起的结肠炎也有效。治疗破伤风常与破伤风抗毒素(TAT)联用。还可用于口腔厌氧菌感染。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5l0w5y.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计划生育(正高) 疼痛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 理化检验技术(正高) 妇产科学(副高) 风湿病(副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主治医师(代码:343) 药学(士)(代码:101) 公共卫生管理 临床专业知识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