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 抗原原位种植于肾脏 改变肾脏正常抗原,诱导自身免疫反应

ABC

题目:患儿男,6岁。3周前曾因发热,咽喉疼痛,咳嗽,服用"感冒灵"后症状消退。1天前突发颜面浮肿,查体:BP150/90mmHg,尿常规:RBC(+++),WBC:12/HP,尿蛋白(++)。

解析:1.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常在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猩红热等链球菌感染后发生。主要发生在儿童。临床表现为血尿,高血压,水肿等。患儿的发病符合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 2.患儿考虑为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故应检查ASO、血沉、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血沉加快,ASO上升;患儿有血尿、浮肿,要了解肾功能情况,可表现为一过性氮质血症;补体C3降低对诊断有重要价值。此时血培养一般阴性,咽拭子培养阳性率为20%~30%。 3.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多为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常为A群链球菌感染后所致。B群是新生儿菌血症和脑膜炎的常见菌。肺炎链球菌是大叶性肺炎和支气管炎的病原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所致感染最多见于尿路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引起化脓性感染。 4.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是链球菌胞壁成分M蛋白或某些分泌产物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导致肾脏损伤。 5.该病发病机制有:①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②抗原原位种植于肾脏;③改变肾脏正常抗原,诱导自身免疫反应。 6.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大、中、小分子的蛋白都能通过出现在尿中,故为非选择性蛋白尿。本-周蛋白只出现在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的尿中。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以下哪种炎症产物与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 )
  •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6

    白细胞三烯

    以上都是

  • 解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上百种,其中与生化有关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主要有血脂、炎症及凝血因子等。其中炎性细胞是早期动脉硬化形成的启动步骤,而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三烯等炎症产物则促进了动脉硬化的进程;CRP作为重要的感染指标,与冠心病密切相关,被看作独立的危险因素,能更敏感的反应冠脉病变的进展。掌握动脉硬化相关的细胞因子。

  • [多选题]影响光谱分析的主要因素有 ( )
  • 化学因素

    主观因素

    光学因素


  • [多选题]有关药物“排泄”的叙述,正确的是
  • 碱化尿液可促进酸性药物经尿排泄

    药物可自胆汁排泄,原理与肾排泄相似

    粪中药物多是口服未被吸收的药物

    肺是某些挥发性药物的主要排泄途径


  • [多选题]总钙测定方法包括
  • 邻甲酚酞络合酮法

    偶氮砷Ⅲ


  • [多选题]连续监测法试剂盒质量评价要求为 ( )
  • 反应速度下降型的试剂空白吸光度应在1.5左右

    反应速度上升型的试剂空白吸光度越低越好

    试剂空白的酶促反应时间曲线应平坦,吸光度变化应ΔA/min≤0.001

    延迟期、线性反应期与设定的实验参数要相符


  • [多选题]Ⅳ型高脂蛋白血症血脂表现不正确的是 ( )
  • 血浆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明显增高

    血浆CM水平明显增加


  • [多选题]尿毒症患者血清中下列哪些成分明显升高( )。
  • BUN

    Cr

    UA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5llgmj.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小儿外科(正高) 妇女保健(正高) 临床营养(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正高) 中药学(正高) 康复医学(副高) 血液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0) 临床助理医师 中医临床三基(医技) 药学(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