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足底注射白细胞介素1(IL-I)减少机械伤害阈值 IL-1引起痛觉过敏是由缓激肽B-1诱导的 IL-1引起机械性痛觉过敏可能是由前列腺素介导的 IL-1引起痛觉过敏可能由迷走反射引起

ABCD

题目:对于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实验已经证明()

解析:细胞因子,一组异性肽激活免疫系统介导的炎症,它们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双向系统之间交流的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IL-1是研究最广泛的细胞因子。足底以及腹腔注射IL-1可能减少机械和热伤害阈值,这可能是由环氧合酶抑制剂阻断前列腺素的作用。外周细胞因子和大脑之间的连接途径可能涉及迷走神经传入纤维,终止于孤束核和脑室周围,缺乏血脑屏障。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对于PHN介入治疗的说法,正确的是()
  • 对于PHN没有有效的手术治疗

    冷冻疗法只能短期缓解

    对于PHN,局部使用利多卡因镇痛是有效的

    对于部分患者,经皮神经电刺激已经证明能有效地缓解症状


  • [单选题]一位行政助理因上背部诸多触发点而拟择期接受干针疗法。这一治疗方法最常见的适应证是()
  • 灭活肌筋膜触发点以便施行物理治疗

  • 解析:答案A、B和C分别是肌筋膜触发点针刺疗法的治疗作用、诊断作用和辅助治疗作用,而答案D则是该技术最为常见的适应证。干针疗法很少用于永久性排除某个触发点,除非是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急性期。   肌筋膜触发点的灭活似乎是针在触发点内的机械运动的作用,因为在没有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触发点也可被灭活。但是,应用局麻药可使患者更为舒适,且其对疼痛的缓解作用更为持久。   在用手指定位并手动稳定紧绷带内的触发点后,迅速将针穿过皮肤进入触发区域。局部颤搐反应或者患者诉牵涉痛则预示着针进入了触发区域。可以注入0.1-0.2ml局麻药。将针退回至皮下,改变进针角度,从而使之再一次刺入肌肉到达另一个触发区域。通过这个方法,可以评估一块漏斗状的肌肉而不必将针从皮下退出。用这个方法对触发区域进行探索,直至不能引出更多的局部颤搐反应。至此,紧绷带通常已经消失,而由触发点引起的自发性疼痛通常也已消退。有经验的患者甚至可以知道在何时触发点已经被灭活。

  • [单选题]眉心至后发际为( )
  • 15寸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6e830n.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卫生毒理(正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副高) 营养学中级职称(代码:382) 病案信息技术(士)(代码:111) 病案信息技术(师)(代码:213) 住院医师规培(康复医学) 住院医师规培(核医学科) 公卫助理医师 外科主治 临床营养(士)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