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肾小球玻璃样变和硬化
E
题目: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的主要改变是
解析: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不同类型肾小球肾炎发展的终末阶段。病变特点是大量肾小球发生玻璃样变和硬化,又称为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肉眼观,双肾体积缩小,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切面皮质变薄,皮髓质界限不清。肾盂周围脂肪增多。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适应是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
降低
解析:感觉适应指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降低的现象。大部分感觉中都有适应现象。在听觉中适应现象很不明显,而痛觉则难以适应。感觉过程中的适应现象对人适应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故本题选B。
[单选题]诊断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不符合者是
初起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解析:诊断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有感染病史、对称性四肢瘫、伴有脑神经受累、发病第3周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最明显
[单选题]24岁初产妇,月经周期规律,末次月经2005年1月28日,预产期应是
2005年11月4日
解析:预产期的计算为末次月经的第一天算起,月份-3或加9,日数+7。
[单选题]一肘伤者,肿痛、活动障碍48小时,查体:见肘关节半屈位,肿胀重,压痛重,手指主动活动丧失,桡动脉搏动弱,手指凉、麻木,X线片示肱骨髁上骨折,移位重,应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合并
肱动脉损伤
解析: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10岁以下儿童,根据暴力来源及方向可分为伸直、屈曲和粉碎型三类。其中伸直型最多见,占90%以上。跌倒时肘关节在半屈曲或伸直位,手心触地,暴力经前臂传达至肱骨下端,将肱骨髁推向后方。由于重力将肱骨干推向前方,造成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线由前下斜向后上方。骨折近段常刺破肱前肌损伤正中神经和肱动脉。患者有肘部外伤史,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伴有移位,且目前桡动脉搏动弱,手指凉、麻木,高度提示肱动脉损伤。故本题选D。
[单选题]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常见于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解析: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是最常见的髓外白血病,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为突出,本题选B。
[单选题]心理活动动力特征不包括
指向性
解析:心理活动动力特征是指,心理过程发生时力量的强度、变化的快慢、稳定性和灵活性。故本题选E。
[单选题]男,35岁,农民。持续高热、头痛、腰痛、尿少3天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面部及前胸部明显充血,双腋下可见"鞭击样"出血点。实验室检查:血WBC14.2×10/L,PH50×10/L,ALT145μmol/L,尿蛋白(++)。最可能的诊断是( )
肾综合征出血热
解析: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HFRS病毒引起,由鼠类等传播的自然疫源性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症状体征:①病史:有无高热、头痛、腰痛、眼眶痛(即"三痛")、烦渴、恶心、呕吐及神志迟钝等症状,有无典型的五期过程,(即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②体检:应注意血压,有无面、颈、上胸潮红(即"三红")、酒醉面貌,有无球结膜红、咽红、舌红、眼睑及球结膜水肿,有无腋下、上腭、结膜及躯干小出血点、休克和意识障碍现象。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6jgwn.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