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病灶切除术

E

题目:患者,男,41岁。右侧面部有瘘管,并排出浅黄色的黏稠脓液,患者皮肤呈紫红色,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确诊为放线菌病。此时何种治疗最佳

解析:颌面部放线菌病的治疗有3种:①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碘剂、免疫疗法;②高压氧,杀菌、抑菌、消除窦道,防止骨组织感染与坏死;③手术治疗,脓肿形成后应及时切开引流,有死骨形成时应刮除死骨或视病情行病灶切除术。因该患者已形成瘘管,则可以行病灶切除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男性,42岁,出现口腔溃疡1周,经检查舌背有一钱币大小的孤立溃疡,表面有棕色薄痂,触之有软骨样感觉。患者承认与另一梅毒患者有性接触史。该患者的病损属于
  • 一期梅毒损害

  • 解析:根据接触史和临床表现,患者为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

  • [单选题]在医学上能够做到的
  • 在伦理学上不一定是应该做的


  • [单选题]儿童在住院治疗之后,最先出现的心理反应是
  • 恐惧心理


  •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
  • 促进健康


  • [单选题]尿液检查下列哪项对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最有价值
  • 比重固定于1.010

  • 解析:肾通过浓缩稀释功能来调节机体水的平衡,缺水则少排尿(浓缩尿)保留水分,水过多即多排尿(稀释尿)以防水肿。尿比重固定在1.010,提示肾失去浓缩稀释功能,保持着原尿(去蛋白后的血浆)的比重值。因此,这是一项肾衰竭的很好指标。尿中红、白细胞多少一般可提示其疾病性质与严重程度,如白细胞多,提示感染性炎症重,红细胞多常为肾炎活动性高,但均不能提示肾功能情况。蛋白尿多少与导致通透性增加的机制有关。电荷屏障异常时有蛋白尿,但常具有可逆性;机械屏障改变时尿蛋白可不多,但常是持续且难以恢复的。有的肾病可缺血,有的肾病可无蛋白尿,但肾功能可以处于尿毒症状态。颗粒管型是尿蛋白量大、酸性环境等因素导致蛋白质在肾小管沉积,故尿中蛋白量多少及管型均不代表肾功能损伤程度。

  • [单选题]酮体是指
  • 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


  • [单选题]与鼻咽癌发病有关的病毒是
  • EB病毒


  • [单选题]重型病毒性肝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是
  • 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 解析:重型病毒性肝炎时有严重的肝功能异常,肝是许多凝血因子制造的场所,因此,重症病毒性肝炎时凝血因子合成必然减少,因而成为其出血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可能也与出血有关,但均不是主要原因。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76lm3n.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口腔内科学(正高) 临床营养(正高) 职业卫生(副高)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主治医师(代码:313)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6) 护理学主管护师(代码:368)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临床三基(药师) 外科主治 乡镇执业助理医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