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近3天,患者自觉右侧胸疼,第2次X线检查显示右侧肋膈角消失。诊断肺结核伴右侧胸腔积液,下列检查对了解胸水性质更有帮助的是
  • 正确答案 :D
  • LD

  • 解析:血清及胸腹水中LD含量常用来鉴别漏出液或渗出液,若胸水LD/血清LD大于0.6,腹水LD/血清LD大于0.4为渗出液,反之为漏出液。

  • [单选题]免疫浊度测定法出现测量误差的最主要因素是
  • 正确答案 :B
  • 钩状效应

  • 解析:钩状效应即HOOK效应,是指由于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而导致假阴性的现象。当抗原过量或抗体过量时直接影响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数量并最终影响检测结果。

  • [单选题]聚乙二醇(PEG1000~2000)是目前最常用的细胞融合剂,使用浓度(W/V)一般为
  • 正确答案 :C
  • 40%

  • 解析:使用细胞融合剂造成细胞膜一定程度的损伤,使细胞易于相互粘连而融合在一起。最佳的融合效果应是最低程度的细胞损伤而又产生最高频率的融合。聚乙二醇(PEG1000~2000)是目前最常用的细胞融合剂,一般应用浓度为40%(W/V)。

  • [单选题]染色质超微结构中的异染色质,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电子密度较低

  • 解析:染色质超微结构中的异染色质,电子密度较高或中等。

  • [单选题]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无关的是
  • 正确答案 :E
  • 自身反应性T细胞被抑制

  • 解析: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主要有隐蔽抗原的释放、自身成分的改变、共同抗原引发的交叉反应、淋巴细胞旁路活化、多克隆刺激剂的旁路活化、辅助刺激因子表达异常、自身致敏T细胞与自身抗原应答、遗传因素等。

  • [单选题]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的致病物质不包括
  • 正确答案 :D
  • 链球菌溶血素

  • 解析: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主要致病物质有血浆凝固酶、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等,链球菌溶血素是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

  • [单选题]沙门菌抗原非常复杂,下列哪种不属于主要的具有分类学意义的抗原( )
  • 正确答案 :D
  • F抗原


  • [单选题]HIV侵犯的主要细胞是
  • 正确答案 :A
  • CD4细胞

  • 解析:HIV以侵犯CD4细胞为主,造成细胞免疫功能缺损。

  • [单选题]当患者需要注射抗毒素,而又对其过敏时,可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 正确答案 :A
  • 脱敏注射

  • 解析:对抗毒素过敏当然就要进行脱敏治疗。

  • [单选题]成人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唯一器官是( )
  • 正确答案 :D
  • 骨髓


  • [单选题]尿液中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不会影响的检测结果是
  • 正确答案 :C
  • 酮体

  • 解析:尿液中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对葡萄糖、血红蛋白、胆红素及亚硝酸盐可产生严重干扰。

  • [单选题]大多数多毛细胞白血病(HCL)的“多毛细胞”免疫表型为
  • 正确答案 :C
  • SmIg阳性

  • 解析:多毛细胞白血病的免疫学检验结果为:多数病历表现为一致和独特的B细胞的表型,即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大部分阳性;与B细胞特异的单抗反应,较特异单抗有CD22(+)、CD11(+)、Ahc2(+)及新单抗βLy7(+)。

  • [单选题]1999年2月WHO接受了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关于糖尿病分类的新建议,将糖尿病分为( )
  • 正确答案 :A
  • 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 [单选题]病毒可通过崩解宿主细胞或出芽方式完成的过程称为( )
  • 正确答案 :E
  • 释放

  • 解析:病毒离开宿主细胞的过程即为释放。故正确答案为E。

  • [单选题]对检测方法实用性的要求不包括
  • 正确答案 :E
  • 量值可溯源准确性高

  • 解析:对检测方法实用性的要求:方法简单快速;样品和试剂使用微量;适合大批量和单份标本检测:经济实用。量值可溯源准确性高是对标准品的要求。

  • [单选题]下列哪个是选择性培养基
  • 正确答案 :A
  • SS平板

  • 解析:SS培养基是选择培养基。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78g5vl.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风湿病(副高) 儿科护理(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副高) 麻醉学主治医师(代码:347) 住院医师规培(皮肤科)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外科) 医学临床三基(医师) 药学(中级) 临床营养(士)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