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腹壁柔韧感可见于
  • 正确答案 :ACD
  • 结核性腹膜炎

    血性腹水

    腹膜癌

  • 解析:腹部柔韧感是由于腹膜受到轻度刺激或慢性炎症所造成的,可见于结核性腹膜炎的各型,但一般认为是粘连型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绝大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压痛,一般较轻微,少数压痛明显并有反跳痛,后者多见于干酪型。也见于腹膜癌及血性腹水的患者。故ACD正确。

  • [单选题]下列穴位中,属于足少阳胆经穴的是( )
  • 正确答案 :C
  • 听会


  • [单选题]正常的脉象又称为( )
  • 正确答案 :B
  • 平脉


  • [多选题]便血伴腹部包块者见于 ( )
  • 正确答案 :ABCDE
  • 肠道恶性淋巴瘤

    结肠癌

    肠结核

    肠套叠

    Crohn病


  • [多选题]肝硬化的病理分型为
  • 正确答案 :BCE
  • 小结节性

    大结节性

    大小结节混合性

  • 解析:根据结节的状态可将其分为4种病理类型:1、小结节性肝硬化结节大小比较均匀,直径较小,一般为3~5mm,最大不超过1cm,假小叶大小也一致,纤维间隔较细。2、大结节性肝硬化结节粗大,大小不均,直径为1~3cm,最大可达5cm,结节由多个小叶构成,纤维间隔宽窄不一,一般较宽,假小叶大小不等。3、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为小结节性肝硬化和大结节性肝硬化的混合型,即肝内同时存在大、小结节两种病理形态。4、不完全分隔性肝硬化多数小叶被纤维隔包围形成结节,纤维隔可向肝小叶内延伸,但不完全分隔肝小叶,结节再生不显著。故BCE正确。

  • [多选题]下述疾病中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的是
  • 正确答案 :ABCD
  • 类风湿关节炎

    肺心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肝硬化

  • 解析:患肺心病及甲亢的患者,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比正常人高3倍;冠心病、动脉硬化会造成胃黏膜供血不佳,可影响溃疡的愈合;肝硬化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消化性溃疡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乙肝病患者表面抗原阳性,胃溃疡发病率高达33

  • [单选题]某病人出现神志昏迷、面色晦黯、循农摸床、撮空理线,属于( )
  • 正确答案 :B
  • 少神


  • [单选题]下列病证中,一般不见腻苔的是( )
  • 正确答案 :E
  • 津伤


  • [单选题]过怒主要影响的功能是( )
  • 正确答案 :C
  • 疏泄功能


  • [单选题]咯血的病变部位在( )
  • 正确答案 :D

  • [多选题]阴阳运动的结果有( )
  • 正确答案 :CDE
  • 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

    阴阳皆消或阴阳皆长

    阴阳处于暂时的动态平衡


  • [多选题]以下叙述与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相关( )
  • 正确答案 :ABD
  • 常见病因有克罗恩病、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淋巴瘤、乳糜泻、嗜酸性胃肠炎、Menetrier病等

    低蛋白血症而无肝肾功能异常患者均需注意该病诊断

    可有血清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的降低

  • 解析:很多胃肠道疾病均能引起蛋白质丢失。蛋白质丢失性胃肠病的发病机制为:1.胃肠黏膜糜烂或溃疡导致蛋白渗出或漏出;2.黏膜细胞损伤或缺失,导致黏膜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漏入肠腔;3.肠淋巴管阻塞,使富含蛋白质的肠间质不能保持在间质中或被吸收入血循环,溢出进入肠腔而丢失。肠道炎症引起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的机制可能是由于炎症区细胞外液和炎性液体渗出所致。临床表现有1.下肢水肿2.消化不良3.免疫功能降低4.低蛋白血症.故选:ABD。

  • [单选题]患者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再睡,心悸,健忘,神疲,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细弱。治法为( )
  • 正确答案 :D
  •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 [单选题]对全身无数细小的络脉起着主导作用和统率作用的是( )
  • 正确答案 :E
  • 别络


  • [多选题]反流性食管炎常见的并发症有
  • 正确答案 :ABCE
  • 食管狭窄

    出血

    吸入性肺炎

    慢性咽炎

  • 解析: 本病除可致食管狭窄、出血、溃疡等并发症外,反流的胃液尚可侵袭咽部、声带和气管而引起慢性咽炎、慢性声带炎和气管炎,临床上称之Delahunty综合征。胃液反流和吸入呼吸道尚可致吸入性肺炎。

  • [多选题]下面哪砦是提示上消化道大出血预后不良及危险性增高的主要因素
  • 正确答案 :ABCDE
  • 高龄患者(>60岁)

    行严重伴随病(心、肺、肝、肾功能不伞等)

    本次出血量大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消化性溃疡伴内镜下活动出血

  • 解析:以上选项均为上消化道大出血预后不良及危险性增高的主要因素。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791gz9.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血液病(正高) 精神病学(正高) 病理学(正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外科护理(正高) 口腔正畸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副高) 变态反应(副高) 康复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8) 住院医师规培(儿科)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