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年轻患者,反复发作喘息1年,伴有阵发性剧烈咳嗽,痰量较大,为泡沫痰或黏液性脓痰,查体可闻及散在哮鸣音。曾2次发现肺内浸润影,分别位于左上肺野和两侧中上肺野。最可能的诊断为
  • 正确答案 :A
  • ABPA


  • [单选题]男性,31岁。3年前患右上肺结核伴空洞形成,痰菌阳性,经标准短程化学治疗痰菌迅速转阴,病灶亦见明显吸收,但空洞未完全关闭。近3个月来反复咯血就诊。X线示右上肺团块影,外侧缘有一半月形透亮带。周围有较多纤维条索状影及钙化影,根据临床和X线征象,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 :A
  • 肺曲菌球


  • [单选题]男,58岁。刺激性咳嗽8个月,近2月痰中带血。胸片示右肺下叶外背段影,肺门和纵隔淋巴结不大。纤支镜检右下叶背段开口处新生物,呈菜花样。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 :A
  • 肺鳞癌

  • 解析:鳞状上皮细胞癌(简称鳞癌)多见于老年男性,与吸烟关系非常密切。以中央型肺癌多见,并有向管腔内生长的倾向,常早期引起支气管狭窄,导致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癌组织易变性、坏死,形成空洞或癌性肺脓肿。本病例与之相符。

  • [多选题]十二指肠溃疡高胃酸的主要因素有
  • 正确答案 :AC
  • 壁细胞总数增加

    迷走神经张力亢进

  • 解析:造成胃酸过多的原因是:①壁细胞多,其数量比正常人约多2倍;②迷走神经亢进,对刺激反应的敏感性较大,实验证明,较弱的刺激可以引起十二指溃疡病人较多、较快的胃酸分泌;③胃排空过速,在胃内未被食物中和好的酸性胃液进入十二指肠,损伤十二指肠球部粘膜,而胃的排空过速又和迷走神经兴奋有关。这样看来,迷走神经张力过高,以致胃酸分泌量过多,是形成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因素。

  • [单选题]生长激素是腺垂体生长激素细胞分泌的由19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关于生长激素,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Ghrelin可以与生长激素促泌素受体结合,通过下丘脑反射抑制生长激素释放


  • [单选题]急性胰腺炎患者禁食、胃肠减压的目的是
  • 正确答案 :D
  • 减少胃酸分泌


  • [单选题]不属于垂体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是
  • 正确答案 :E
  • 皮肤色素沉着


  • [单选题]急进性肾炎根据免疫荧光分为三型,Ⅰ型血清学特点是
  • 正确答案 :C
  • 抗肾基底膜抗体阳性


  • [单选题]肾病综合征用氮芥治疗时应观察,除了
  • 正确答案 :B
  • 出血性膀胱炎


  • [单选题]患者,女,40岁,发现高血压4年,头晕,心悸,乏力,梦多,急躁。查体,血压175/95mmHg,心率84次/分,心界不大,A2>P2,眼底小动脉痉挛。尿沉渣镜检WBC 0~2个。诊断应为
  • 正确答案 :B
  • 高血压2级


  • [单选题]判定急性胰腺炎预后有意义的指标是
  • 正确答案 :B
  • 血钙


  • [多选题]淋巴管肌瘤病侵犯的部位有
  • 正确答案 :ABCD
  • 腹膜后组织

    纵隔

  • 解析:淋巴管肌瘤病临床表现:LAM常见呼吸系统症状包括自发性气胸、乳糜胸、呼吸困难、咯血和胸痛等。通常起病隐匿,在临床出现症状前可能已经有活动耐力差等表现,随疾病发展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并进行性加重。气胸和乳糜胸常为LAM的首发症状,并可反复发生。在整个病程中,超过一半的患者会出现气胸,乳糜胸见于20%~30%的患者。LAM还可有肺外受累,例如,可有腹胀和腹痛等症状。腹部和盆腔CT检查可发现淋巴结肿大、腹膜后淋巴管肌瘤、肾血管肌脂瘤。部分患者可出现乳糜腹水。由此可知淋巴管肌瘤病侵犯的部位有腹膜后组织、肾、纵隔、肺。

  • [单选题]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是由何种原因所致 ( )
  • 正确答案 :E
  • 粒细胞特异性抗原(5b)与抗5b抗体


  • [单选题]下列哪项有利于室性心动过速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 正确答案 :E
  • 心电图有心室夺获及室性融合波


  • [单选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发生缺氧的主要机制是
  • 正确答案 :D
  • V/Q比例失调


  • [单选题]可有冷凝集素试验效价升高的是
  • 正确答案 :E
  • 支原体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7jz9g9.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中医眼科学(副高) 临床药学(副高) 麻醉学主治医师(代码:347)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代码:107)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正畸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耳鼻咽喉科) LA医师 LA物理师 护理学专业知识 妇产科主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