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具有破血祛瘀、行气消积功效,治疗食积腹胀的药物是( )
  • 正确答案 :A
  • 三棱、莪术

  • 解析:三棱、莪术:破血祛瘀、行气消积。

  • [单选题]患者,男,40岁。反复上腹部节律性疼痛4年,加重半月。现症见上腹隐隐作痛,常感寒而发,喜温喜按,空腹疼痛加重,得食可缓,泛吐清水,神疲乏力,甚则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弱。查体: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检查:胃镜示十二指肠溃疡,胃液分析示胃酸分泌增高。治疗应首选
  • 正确答案 :E
  • 理中汤和黄芪建中汤

  • 解析:从上腹隐痛,喜温喜按,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弱可以判断为脾胃虚寒。A为活血化瘀方剂,B为清泻肝胃实热方剂,C为疏肝理气方剂,D为补肾益气养血方剂,E为健脾益气,温胃止痛方剂。故选E。

  • [单选题]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病位是( )
  • 正确答案 :A
  • 少阳经脉

  • 解析: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常见的幷发症为病毒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腮腺炎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主要病位在少阳经脉。

  • [单选题]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泻后痛减,脘腹痞满,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证属
  • 正确答案 :C
  • 伤食泄泻


  • [单选题]血胸欲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最佳引流位置是
  • 正确答案 :D
  • 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第6~8肋间

  • 解析:血胸闭式引流的位置在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第6或第7肋间隙。气胸是在前胸壁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第2~3肋间)。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血脱证临床表现的是
  • 正确答案 :A
  • 四肢逆冷

  • 解析:血脱证的临床表现: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四肢逆冷,舌色枯白,脉微或芤。

  • [单选题]患者突然发生神昏,半身不遂,口噤不开,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滑。西医诊断为脑出血。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 正确答案 :C
  • 涤痰汤送服苏合香丸


  • [单选题]卫生部单独或者与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
  • 正确答案 :D
  • 卫生规章


  • [单选题]治疗烧烫伤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地榆

  • 解析:地榆:性寒,味苦酸,无毒;归肝、肺、肾和大肠经。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培清养阴,消肿敛疮等功效。

  • [单选题]在月经的产生与调节的机理中,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
  • 正确答案 :E
  • 脾、肾、肝

  • 解析:本题需明确各脏腑生理特点,并了解各脏腑与月经形成及调节的关系。中医认为脾统血,肝藏血;肾藏精,精化血,广聚脏腑之血,血海按时满盈,满溢于胞宫,化为经血,使月经按时来潮。故肝、脾、肾与月经产生及生理调节关系最为密切。

  • [单选题]患儿,女性,9岁。双下肢及臀部突发红色瘀点、瘀斑,色泽鲜艳,压之不退色,伴有鼻衄、腹痛,大便干燥,小便黄赤,渴喜冷饮,舌质红降,苔黄燥,脉弦数,治宜选用
  • 正确答案 :D
  • 犀角地黄汤

  • 解析:综合观察脉证,应为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治法为清热解毒,凉血化斑,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

  • [单选题]下列疾病中出现的胸水不是渗出液的是
  • 正确答案 :D
  • 心力衰竭


  • [单选题]下列各项,属妊娠剧吐主要发病机理的是( )
  • 正确答案 :A
  • 冲气上逆,胃失和降


  • [单选题]采取同病异治方法的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D
  • 证候不同


  • [单选题]以病灶对侧完全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向病灶对侧的凝视麻痹为特点,可有头痛和意识障碍,并呈进行性加重的脑梗死为( )
  • 正确答案 :E
  • 颈内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或皮层支的完全性卒中


  • [单选题]行于脉内的气是( )
  • 正确答案 :C
  • 营气

  • 解析: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因其富有营养,在脉中营运不休,故称之为营气。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829j0j.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推拿学(副高) 内科护理(副高) 临床药学(副高) 肿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2)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6)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209) 理化检验技术(士)(代码:109) 护理学(护师)(代码:203) 口腔执业医师 放射医学(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