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第一类精神药品每张处方
正确答案 :C
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解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对处方用量作出了规定,其中第二十三规定:“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天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天常用量。
[单选题]收载中国生物制品规程的药典版本是
正确答案 :C
2005年版
解析:《中国药典》2005年版共收载3212种,其中新增525种。药典一部收载品种1147种,其中新增154种、修订453种;药 典二部收载1964种,其中新增327种、修订522种;药典三部收载101种,其中新增44种、修订57种。《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而本版药典未 收载的品种共有9种;2000年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及2002年增补本收载而未收载入药典的品种共有123种。
[单选题]"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其发病类型是
正确答案 :E
伏而后发
解析:伏而后发,是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病。这种发病形式多见于外感性疾病和某些外伤。外感性疾病多见于感受温热邪气所形成的“伏气温病”等。《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夏伤于暑,秋为痎疟”,“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开创了伏气学说的先河。后世医家对伏气学说有所拓展,认为伏热、伏火,可由饮食、气候、情志等因素所诱发。外伤所致的肌肤破损,经过一段时间后,发为破伤风、狂犬病等亦属伏而后发。
[单选题]咳血方主治证候的病机特点是
正确答案 :E
肝火犯肺,灼伤肺络
解析:咳血方功用:清肝宁肺,凉血止血。主治:肝火犯肺之咳血证。咳嗽痰稠带血,咯吐不爽,心烦易怒,胸胁作痛,咽干口苦,颊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故此题应选E。
[单选题]五脏分阴阳,肝属于
正确答案 :B
阴中之阳
[单选题]下列各项,入汤剂用法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C
朱砂入煎服
[单选题]心血不足属于下列哪一项概念
正确答案 :B
证候
[单选题]聚乙二醇4000在固体分散体中的主要作用是
正确答案 :C
载体材料
[单选题]最易伤肺的邪气是
正确答案 :C
燥邪
解析:燥性千涩,易伤津液燥邪最易耗伤人体的津液,造成阴津亏虚的病变,常见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所以既不耐寒温,更不耐干燥。肺主呼吸,与外界大气相通,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所以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故最易伤损肺津,影响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出现干咳少痰,或痰液胶黏难咯,或痰中带血,以及喘息胸痛等症。
[单选题]麻醉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不包括
正确答案 :E
对癌症患者使用麻醉药品,应严格控制剂量与次数
解析:由于吗啡的耐受性特点,因此,晚期癌症长期使用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无极量限制,即应根据个体对吗啡等阿片类镇痛药的耐受程度决定用药剂量,但应严密注意监控不良反应。在用药剂量和次数上应放宽,但使用管理应严格。
[单选题]胃阴虚证与胃热(火)证的区别为
正确答案 :E
舌红苔黄
解析:胃热证的临床表现,常见胃脘灼热而疼痛,烦渴多饮或渴欲冷饮,消谷善饥,牙龈肿痛,口臭,泛酸嘈杂,舌红苔黄,脉滑数。一般以胃病常见症状和热象共见为辨证要点。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常见口咽发干,多以睡后明显,不思饮食,或知饥不食,并有心烦、低热、大便不调、干呕作呃,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一般以胃病常见症状伴见阴虚为辨证要点。脾与胃相表里,一司运化,一司受纳,两者互为影响,所以脾胃往往同病。例如脾胃不和证,即可出现胃脘饱胀、隐痛,嗳气,甚则呕吐等胃失和降诸症,又可出现腹胀、消化不良、大便溏泄等脾气不升诸症。治法应以健脾和胃为主,可用党参、白术、炙草、茯苓以健脾,陈皮、半夏、厚朴、苍术以和胃。故此题应选E。
[单选题]下列药物中,能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是
正确答案 :E
羚羊角
解析:答案:E解析:牡蛎功能重镇安神、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珍珠功能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石决明功能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龙骨功能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只有羚羊角功能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因此答案是E。
[单选题]混悬液型液体药剂属于
正确答案 :E
热力学和动力学均不稳定体系
[单选题]阳和汤的组成药物是
正确答案 :B
熟地黄,鹿角胶,炮姜炭,肉桂,麻黄,白芥子,甘草
解析:阳和汤组成:熟地、肉桂、白芥子、姜炭、生甘草、麻黄、鹿角胶。用量:熟地30g,肉桂(去皮,研粉)3g,麻黄2g,鹿角胶9g,白芥子6g,姜炭2g,生甘草3g。故此题应选B。
[单选题]可防肾水泛滥的是
正确答案 :C
脾气
解析:脾制约肾即土克水,脾气之运化水液,可防肾水泛滥。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82mo6n.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