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宜运、宜升、宜燥

E

题目:带下病治脾的主要治法是

解析:2.带下病治脾宜运、宜升、宜燥;治肾宜补、宜固、宜涩。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血瘀型崩漏,宜加用的腧穴是
  • 地机

  • 解析:崩漏,实证主穴:关元、公孙、三阴交、隐白。配穴:血热者,加血海;湿热者,加阴陵泉;气郁者,加太冲;血瘀者,加地机。虚证主穴:气海、三阴交、足三里。配穴:脾气虚者,加百会、脾俞、胃俞;肾阳虚者,加肾俞、命门;肾阴虚者,加然谷、太溪;盗汗者,加阴郄;失眠者,加神门。

  • [单选题]具有峻下逐饮、杀虫疗疮、祛痰止咳功效的药物是( )
  • 芫花

  • 解析:芫花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 [单选题]口中甜而黏腻的临床意义是( )
  • 脾胃湿热

  • 解析:脾胃湿热可表现为口中甜而黏腻。

  • [单选题]患者,女,62岁。腰膝冷痛,四肢发凉,每逢黎明,肠鸣泄泻。治疗应首选的药物是
  • 补骨脂

  • 解析:补骨脂: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用于下元虚冷,阳痿,遗精,早泄,腰部度痛,及小便频数,遗尿,虚冷泄泻等症。

  • [单选题]哮病缓解期的肺肾两虚证,以肺气阴两虚为主者,应加用的药物是
  • 黄芪、沙参、百合

  • 解析:哮病缓解期,肺肾两虚证,方中以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补肺;防风亦名“屏风”,《本草纲目·防风》说:“防者,御也,屏风者,防风隐语也。”可见,防风有屏蔽御邪之功效。李东垣说:“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乃相畏而相使者也”。若怕冷畏风明显,加桂枝、白芍、姜、枣调和营卫。阳虚甚者,加附子助黄芪温阳益气。若气阴两虚,咳呛,痰少质粘,口咽干,舌质红者,可用生脉散加北沙参、玉竹、黄芪等益气养阴。

  • [单选题]患者男,67岁。前列腺肥大病史8年。近1年小便不畅,尿如细线,甚则阻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涩。其诊断是
  • 癃闭浊瘀阻塞证

  • 解析: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前列腺肥大病史8年。近1年小便不畅辨病为癃闭,尿如细线,甚则阻塞不通,浊淤阻滞而见小腹胀满疼痛,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涩。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8j3wrj.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正高) 中医骨伤科学(副高) 心血管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4) 肿瘤放射治疗学主治医师(代码:343) 中药士(代码:102) 中医执业医师(一阶段)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修复科) LA技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