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药剂属于均相液体药剂的是
正确答案 :E
低分子溶液剂
解析:本题考查液体药剂的分类。液体制剂分为均相液体药剂和非均相液体药剂。药物以分子状态分散于介质中,形成稳定的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如低分子溶液剂和高分子溶液剂;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介质中,则形成物理不稳定状态的非均相液体制剂,如溶胶剂、混悬剂、乳剂。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E。
[单选题]缩宫素的禁忌证不包括
正确答案 :E
宫口开全,宫缩乏力
解析:禁用于对本品过敏者、三胎以上的经产妇(易发生子宫破裂)、横位、骨盆过窄、产道受阻、明显头盆不称及胎位异常、脐带先露或脱垂、完全性前置胎盘、前置血管、胎儿窘迫、宫缩过强、需立即手术的产科急症或子宫收缩乏力长期用药无效患者。
[单选题]固体分散体具有速效作用是因为
正确答案 :D
药物在载体中高度分散
解析:固体分散体具有速效作用是因为药物在载体中高度分散。
[单选题]半衰期为12小时的药物
正确答案 :B
每个半衰期给药1次
解析:半衰期小于30分钟的药物,治疗指数低的一般要静脉滴注给药。半衰期8~24小时的药物,每个半衰期给药1次,超过24小时的药物,每天给药1次较为方便。
[单选题]用药后,需要定期检查或细心观察的不良反应的是
正确答案 :D
肝肾功能
[单选题]已开瓶使用的胰岛素可在室温保存最长
正确答案 :C
4~6周
解析:已开瓶使用的胰岛素可在室温保存最长4~6周。
[单选题]尿液呈碱性时,弱酸性药物经尿排泄的情况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B
解离度↑,重吸收量↓,排泄量↑
解析: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易解离,多以离子状态存在,不易被机体吸收,因此重吸收量减少,排泄量增多。
[单选题]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取决于
正确答案 :C
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
解析: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产生的反应,即药物接触或进入机体后,促进体表与内部环境的生理生化功能改变,或抑制入侵的病原体,协助机体提高抗病能力,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称为药物的作用。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取决于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
[单选题]苯巴比妥连续用药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
正确答案 :E
诱导肝药酶使自身代谢加快
解析:答案:E。长期应用巴比妥类药物特别是苯巴比妥,可使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增高,加速巴比妥类药物代谢,产生耐受性、依赖性和成瘾性。
[单选题]培养基按物理性状不同可分为三种
正确答案 :B
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解析:培养基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三类。(1)固体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有琼脂、明胶、硅胶等。体培养基常用于微生物分离、鉴定、计数和菌种保存等方面。(2)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不加任何凝固剂。这种培养基的成匀,微生物能充分接触和利用培养基中的养料,适于作生理等研究,发酵率高,操作方便,也常用于发酵工业。 (3)半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凝固剂而呈半固体状态。可用于观察细菌的运动、鉴定菌种和测定噬菌体的效价等方面。答案选B
[单选题]必须具有质量检验机构的药事组织是
正确答案 :D
药品生产企业
解析:答案:D。必须具有质量检验机构的药事组织是药品生产企业。
[单选题]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版本为
正确答案 :E
2015年版
解析:本题考查药典的发展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新中国成立后相继颁布的版本有1953年版、1963年版、1977年版、1985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2005年版、2010年版和2015年版,最后颁布的为2015年版。故本题答案应选E。
[单选题]用药后,需要定期检查或细心观察的不良反应的是
正确答案 :E
红细胞与白细胞数量的改变
[单选题]可以作为发药凭证的是
正确答案 :C
处方
解析:处方又称药方。广义的处方指载有药品名称、数量等内容和制备任何一种制剂的书面文件;狭义的处方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中药处方是载有中药名称、数量、煎服用法等内容和制备任何中药制剂的书面文件,是医师辨证论治的书面记录和凭证,反映了医师的辨证理法和用药要求。它既是医师给中药调剂人员的书面通知,又是中药调剂工作的依据,也是计价、统计的凭证,具有法律意义,同时又具有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意义。
[单选题]肌注阿托品治疗肠绞痛时,引起的口干属于
正确答案 :E
副反应
解析:副作用系指应用治疗量的药物后所出现的治疗目的以外的药理作用。副作用常为一过性的,随治疗作用的消失而消失,但是有时候也可引起后遗症。
[单选题]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是
正确答案 :C
动作电位2期较长
解析:答案:C。本题要点是心肌细胞生物电活动。通常将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分为0、1、2、3和4期五个过程。①去极化过程又称动作电位的O期,在适宜刺激下,心室肌细胞发生兴奋,膜内静息电位由静息时的-90mV,迅速上升到+30mV左右,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该期去极化的离子机制与骨骼肌相似;②复极化过程包括动作电位的1、2和3期。复极化过程比较缓慢,历时200~300ms。1期又称快速复极初期,膜内电位由+30mV迅速下降到0mV左右。2期又称平台期,复极化的过程非常缓慢,动作电位比较平坦。这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也是区别于骨骼肌细胞和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3期又称快速复极期,膜内电位快速下降到-90mV,完成整个复极过程;③静息期又称复极4期。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8llg6r.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