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从患者角度出发

C

题目:药物经济学利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药物治疗的成本(投入)和收益(指有益的结果)进行完整的评价,常用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有CBA、CEA、CUA和CMA,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时: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主要可用于( )
  • 解释生理现象

    解释病理传变

    指导诊断疾病

    说明事物之间变化

    指导临床治疗


  • [多选题]"木"性具有的特征包括( )
  • 生长

    升发

    条达

    舒畅


  • [单选题]下述选项中,与疠气流行较不密切的是( )
  • 精神因素


  • [单选题]可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药物是
  • 双氯西林

  • 解析:双氯西林可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 [单选题]为了维持药物的疗效,应该
  • 根据药物半衰期确定给药间隔

  • 解析:根据药物半衰期,间隔一个半衰期用药,保持稳态血药浓度。

  • [多选题]药效学上,药物相互作用的方式有
  • 对作用部位的竞争

    改变受体

  • 解析:药物相互作用按发生机制分类:药剂学相互作用、药动学相互作用、药效学相互作用。药剂学相互作用:是指合用的药物发生直接的物理或化学反应,导致药物作用改变,即一般所称化学或物理配伍禁忌,多发生于液体物制剂,常表现为体外容器中出现沉淀,或药物被氧化、分解出现色泽变化等。药效学相互作用:包括药物在同一受体部位或相同的生理系统上作用的相加、增强或拮抗。相同受体上的相互作用、:药物效应的发挥一般可视为它与机体中存在的受体或效应器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性质的药物对于同一受体可起到激动或抑制两种相反的作用,因此,作用于同一受体的药物联合应用,在效应上可产生加强或减弱的不同结果。相同生理系统的相互作用:这类药物合用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受体以外的部位或相同生理系统而实现的药物效应的减低或增强。些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是由于使体液成分和水电解质平衡发生变化。

  • [单选题]对于功能性低血糖患者,为减少低血糖发作,饮食调整错误的是
  • 低纤维饮食

  • 解析:对于功能性低血糖患者应膳食调补:1. 少吃多餐2. 均衡饮食3. 应加以限制的食物4. 增加高纤维饮食

  • [单选题]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制是
  • 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 解析:药物透过生物膜,吸收进入体循环有5种机制,其中被动扩散是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制。(1)被动扩散:是以生物膜两侧药物的浓度差为动力,药物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移动的过程。其特征是:①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②扩散(吸收)的动力是生物膜两侧的浓度差且扩散速度在很大浓度范围内符合一级速度过程;③扩散速度除取决于膜两侧浓度差外,还取决于药物的脂溶性和扩散系数。(2)主动转运:又称载体转运,是借助于膜的载体的帮助将药物由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其特征是:①逆浓度差转运需消耗能量;②需载体参加,故有饱和现象,且有结构和部位专属性;③有竞争转运现象。(3)促进扩散:是借助载体的帮助,使非脂溶性药物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的过程。(4)膜孔转运:小于膜孔的亲水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膜孔透过细胞膜的过程。(5)胞饮和吞噬:黏附于细胞膜上的某些药物,随着细胞膜向内凹陷而被包人小泡内,随即小泡与细胞膜断离进入细胞内的过程称为胞饮。吞噬往往指的是摄取固体颗粒状物质。

  • [单选题]实施给药个体化的第一个步骤是
  • 明确诊断疾病

  • 解析: 个体化给药方案是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建立的药物供给的计划,用于选定最佳药物、确定剂型、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给药间隔、给药时间和疗程,常用的方法有"稳态一点法"、"重复一点法"等。第一个步骤是明确诊断疾病。故选E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954881.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正高) 环境卫生(正高) 职业卫生(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副高) 外科护理(副高) 妇产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0)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6)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内科) 医学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LA技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