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两点终点法

B

题目: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不同物质时应采用不同的方法。

解析:终点法指经过一段时间(一般为几分钟)的反应,反应进行到完全,使全部底物(被测物)转变成产物,称终点法,更确切地说应称平衡法,这是最理想的分析类型。整个反应达到平衡,由于正向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大,可认为所有的被测定物已转变为产物,反应液的吸光度不再增加(或降低),吸光度的增加(或降低)程度与被测定物的浓度成正比,两点终点法适用于醇类检测。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HiCN法最大的缺点是 ( )
  • 对环境造成公害


  • [多选题]变应原激发试验包括
  • 支气管激发试验

    口服激发试验

    现场激发试验

    结膜激发试验

  • 解析:(1)支气管激发试验(BPT) 阳性结果的判定标准如下:①明显自觉症状,如胸部紧迫感和喘息等;②肺部闻及哮鸣音;③FEV-1下降20%以上。 (2)结膜激发试验 试验侧结膜充血、水肿、分泌增加、痒感,甚至出现眼睑红肿等现象者为阳性反应。 该试验主要用于眼部变态反应病的过敏原检查。注意抗原液中任何刺激性物质均可导致假阳性;出现较重反应者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 (3)鼻粘膜激发试验 可经抗原吸入法(粉剂)或滴入法(液体)进行,接触抗原15-20min后出现粘膜水肿和苍白,病人出现鼻痒、流涕、喷嚏等症状可即判为阳性反应。 主要用于诊断花粉病和变应性鼻炎。 (4)口腔激发试验 将变应原直接与口腔粘膜接触,阳性反应为口腔粘膜肿胀和充血。主要用于食物、药物或其他变应原的检查。 (5)现场激发试验

  • [多选题]检测SmI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常采用间接荧光免疫法或酶免疫组化法

    采用酶免疫组化法时,可选用酶标记的多价抗人Ig抗体

    间接荧光免疫法检测时,B细胞膜表面呈现的荧光有多种荧光着色形式

  • 解析:SmIg,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常采用间接荧光免疫法或酶免疫组化法。人类B细胞表面带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每一个B细胞表面带有不同类的Ig,即IgM、IgD、IgG、IgA、或IgE。如采用酶免疫组化法时,可选用酶标记的多价抗人Ig抗体。如用荧光法标记的抗人IgM、IgD、IgG、IgA及IgE抗体,分别同标记的荧光抗体染色,间接荧光免疫法检测时,B细胞膜表面呈现的荧光有多种荧光着色形式,则荧光抗体与B细胞表面相应的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凡与荧光标记抗体结合的细胞则细胞膜呈现荧光,为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阳性细胞,即B细胞,同时用普通光源照明,计数该视野的淋巴细胞总数,根据发荧光和不发荧光细胞的计数,可求得带各类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细胞的百分数。把这些数相加为血液中B细胞的百分数。

  • [多选题]下列哪些细胞因子具有下调免疫功能的作用 ( )
  • IL-10

    TGF-β

    IL-4

    IL-13

    IL-1Ra

  • 解析:免疫功能是指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其他有关细胞及其产物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的;免疫功能是免疫系统根据免疫识别而发挥的作用。其中能够下调免疫功能的有:IL-10、TGF-β、IL-4、IL-13、IL-1Ra等细胞因子。

  • [单选题]全量免疫法的计量单位是 ( )
  • 毫克


  • [单选题]视网膜感光细胞中能接受光刺激而产生视觉的物质基础是
  • 视色素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9e5z03.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整形外科(正高) 中医全科学(正高) 护理学(正高) 临床药学(正高) 卫生管理(副高) 中医肛肠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7) 护理学(护师)(代码:203) 住院医师规培(核医学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骨伤科) 执业药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