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能驱绦虫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使君子


  • [多选题]血证的预后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正确答案 :ADE
  • 引起血证的原因

    出血量的多少

    与兼见症状

  • 解析:血证的预后,主要与下述三个因素有关:一是引起血证的原因。一般来说,外感易治,内伤难愈,新病易治,久病难疗。二是与出血量的多少密切有关。出血量少者病轻,出血量多者病重,甚至形成气随血脱的危急重证。三是与兼见症状有关。出血而伴有发热,咳喘,脉数等症者,一般病情较重。正如《景岳全书·血证》说:“凡失血等证,身热脉大者难治,身凉脉静者易治,若喘咳急而上气逆,脉见弦紧细数,有热不得卧者死。”故正确答案为ADE。

  • [单选题]中风中,中经络与中脏腑的主要区别在于( )
  • 正确答案 :C
  • 神志改变


  • [单选题]男,素体壮实,3天来出现腹痛胀满,按之痛甚,自述烦热口渴,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滑实有力。中医辨证为
  • 正确答案 :A
  • 实热证

  • 解析:根据患者出现腹痛胀满,按之痛甚,自述烦热口渴,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滑实有力可辩证为实热证,无畏寒、小便清长、胸胁疼痛等症状,据此排除其余选项,选A。

  • [多选题]消渴病久,常见的并发症有
  • 正确答案 :ABCDE
  • 中风

    雀目

    疮痈

    肺痨

    水肿


  • [多选题]阳黄之湿重于热的主要证候是( )
  • 正确答案 :ABCDE
  • 身目俱黄

    胸脘痞闷

    头身困重

    食欲减退

    大便溏垢


  • [多选题]鼓胀病应哪些疾病相鉴别
  • 正确答案 :ABD
  • 水肿

    积证

    痞病

  • 解析:1、积证:鼓胀以肚腹胀大、鼓之如鼓为临床特征。其与积聚相同的是腹内均有积块,但鼓胀的积块多位于胁肋部,且鼓胀除腹内积块外,更有水液停聚,肚腹胀大。而积证腹内无水液停聚,肚腹一般不胀大,腹内积块的部位亦不局限于胁肋部。2、水肿:水肿病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病证。严重的水肿病人也可出现胸水、腹水,因此需与鼓胀鉴别。3、痞病:鼓胀与胃痞同为腹部病证,且均有胀满之苦,鼓胀早期易与胃痞混淆。鼓胀腹部胀大膨隆,胀大之形外现;胃痞则自觉满闷痞塞,外无胀大之形。鼓胀按之腹皮急;胃痞胃脘部按之柔软。

  • [单选题]头晕眼花,少气倦怠,久泄久痢,腹部坠胀,脱肛或子宫脱垂,舌淡脉弱。辨证为
  • 正确答案 :B
  • 气陷证


  • [单选题]不属于阴虚火旺型盗汗证候特点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动则汗出

  • 解析:阴虚火旺型盗汗证候特点为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 [多选题]患者摔伤后瘀血较重,胁痛如刺,痛有定处,入夜更甚,胁下有癥块,正气未衰,下列哪两方合用最佳
  • 正确答案 :CE
  • 复元活血汤

    鳖甲煎丸


  • [单选题]便血脾胃虚寒型的主方为
  • 正确答案 :B
  • 黄土汤


  • [单选题]治疗脾胃寒证,症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宜选用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B
  • 干姜


  • [单选题]胃脘胀痛,攻撑连胁,胸闷嗳气,大便不畅,得嗳气、矢气则舒,遇烦恼郁怒加重,舌苔薄白,脉弦。治宜选用
  • 正确答案 :C
  • 柴胡疏肝散


  • [单选题]患者小便点滴不通,或量极少而短赤灼热,小腹胀满,口苦口黏,或口渴不欲饮,或大便不畅,舌质红,苔黄腻,脉数,宜选方为
  • 正确答案 :C
  • 八正散


  • [多选题]心悸的发生多因
  • 正确答案 :ABCDE
  • 体质虚弱

    饮食劳倦

    七情所伤

    感受外邪

    药食不当


  • [多选题]癌病的辨证要点是
  • 正确答案 :ABCDE
  • 辨脏腑病位

    辨病邪的性质

    辨标本虚实

    辨脏腑阴阳

    辨病程的阶段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9g58j1.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肿瘤内科学(副高) 风湿病(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副高) 肾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7) 疼痛学主治医师(代码:358) 中医耳鼻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7)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 中医护理学(护师)(代码:204) 乳腺技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