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干细胞培养中常将40个或40个以上细胞组成的细胞团称为
  • 正确答案 :A
  • 集落

  • 解析:干细胞培养中常将40或40个以上细胞组成的细胞团称为集落。血液、骨髓或脐血经过分离的单个核细胞在适当的HGFs或CSFs作用下,在体外半固体琼脂上形成由不同成熟阶段的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组成的细胞集落,集落数的多少可以反映在一定有核细胞数量条件下的粒、单核祖细胞的水平。培养7天后,琼脂半固体上的细胞团数大于40,称为集落;小于40为簇,一般3~15为小簇,16~40为大簇。

  • [单选题]以下哪种试验可以将李斯特菌和需氧芽胞杆菌区分开
  • 正确答案 :D
  • 芽孢形成

  • 解析:李斯特菌不产芽孢,而芽胞杆菌产生芽孢。

  • [单选题]魏氏法血沉测定使用的抗凝剂是( )
  • 正确答案 :E
  • 枸橼酸钠


  • [单选题]影响沉淀试验的因素包括
  • 正确答案 :D
  • 以上三项

  • 解析:抗原抗体的比例、溶液的温度及离子强度等均影响抗原抗体反应。

  • [单选题]管理的核心是
  • 正确答案 :A
  • 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

  • 解析: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行为活动只是其手段或方式;人、财、物和信息是管理的基本对象;提供有效、及时、准确的检验信息,为临床医师及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则作为工作目标。

  • [单选题]鉴定患者标本中新型隐球菌最有效的染色方法为( )
  • 正确答案 :B
  • 墨汁染色法

  • 解析:新型隐球菌具有宽厚的荚膜,用印度墨汁作负染色镜检时,在黑暗的背景中,可见圆形的透明菌体,为双壁细胞。

  • [单选题]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发生感染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明显的变化是
  • 正确答案 :D
  • 中毒颗粒

  • 解析:中性粒细胞重度减少时,其细胞核常固缩,胞质内出现空泡。在感染时,粒细胞可有明显中毒颗粒和空泡。

  • [单选题]下列关于百日咳鲍特菌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E
  • 抵抗力强,对紫外线不敏感

  • 解析:百日咳鲍特菌为革兰阴性小杆菌,无芽孢,有荚膜,专性需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5~37℃,O抗原为鲍特菌属所共有,K抗原由多种凝集因子组成,其中因子7为百日咳鲍特菌、副百日咳鲍特菌和支气管炎鲍特菌所共有。本菌抵抗力较弱,但在低温0~10℃能生存,对紫外线敏感,光照60分钟可死亡。

  • [单选题]巨幼细胞贫血属于
  • 正确答案 :D
  •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 解析:白假丝酵母菌的鉴定主要有芽管形成试验和厚膜孢子形成试验(均阳性)。热带念珠菌在TZC培养基上生长为深红色或紫色(阳性),而白假丝酵母菌不变色,其他假丝酵母菌为红色。新生隐球菌能产生脲酶,而白假丝酵母菌为阴性。荚膜组织胞浆菌能分解尿素,而杜波组织胞浆菌则不分解尿素。须癣毛癣菌毛发穿孔试验阳性,而红色毛癣菌阴性。

  • [单选题]葡萄球菌引起的临床感染性疾病不包括
  • 正确答案 :C
  • 猩红热

  • 解析:葡萄球菌感染常引起侵袭性疾病(如疖、痈、脓毒败血症、败血症等)和毒素性疾病(如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等)。

  • [单选题]关于病毒性肝炎,下列叙述哪项正确
  • 正确答案 :C
  • 病人血清中检出抗-HBs和抗-HBe,表示预后较好

  • 解析:HBsAg阳性表示存在HBV感染,在感染后4~7周出现。抗HBs是一种中和抗体,它的出现表明病毒已经清除,是乙肝痊愈的标志。在HBsAg阴转至抗HBs阳性出现的间隔时期称为核心窗口期,此期可数天至数月。此期内献血可不能检出抗原。HBeAg和HBcAg是HBV存在和复制活跃的指标。抗HBe出现表示病毒复制水平下降,传染性下降。抗HBc出现较早,常以抗HBcIgM作为急性HBV感染的指标。

  • [单选题]下列有关医患关系中的自愿原则,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B
  • 患者有权依自主决定诊治方案

  • 解析:自愿原则是医患关系中的重要原则。它包括:医患双方有权依照自己意愿共同决定诊治方案;患者有权选择医生,医生有权利接受自己的服务对象;医患间的协议约定可在不违背医疗法规的原则下自愿约定;医患当事人可以对要约内容进行补充或修改;医患双方可以协议解除医疗契约或协议等,故A、C、D、E都是对的。患者单方面不能决定诊治方案,故B的叙述是错误的。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9gn6m3.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卫生毒理(正高) 放射医学(副高) 核医学技术(副高) 神经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0) 护理学(护师)(代码:203) 辽宁初级药师 执业药师(中药) 住院医师规培(临床病理科) 中医助理医师 内科主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