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下列适宜制成硬胶囊剂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B
  • 遇湿热不稳定的药物

  • 解析: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①药物的水溶液或稀乙醇液;②易溶性及刺激性较强的药物;③易风化的药物;④吸湿性药物。可见不包括遇湿热不稳定的药物,故选B。

  • [单选题]来源于五加科植物的药材是
  • 正确答案 :A
  • 通草

  • 解析:通草为五加科植物,川木通为毛茛科植物;小通草为旌节花科植物;苏木为苏木科植物;沉香为瑞香科植物。故本题选A。

  • [单选题]关于毒性中药和麻醉中药存放的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E
  • 有小毒的饮片也应按照《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严格管理

  • 解析:答案:E 解析:《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有毒中药包括生川乌、生草乌、斑蝥等27种中药,这些中药毒性较大,因此在存放过程中应当严格管理,但是有小毒的中药不在此范围内。

  • [单选题]化湿药的主治病证是
  • 正确答案 :D
  • 湿阻中焦证

  • 解析:答案:D。化湿药的主治病证是湿阻中焦证。

  • [单选题]表证兼有食积,首选
  • 正确答案 :A
  • 神曲

  • 解析:神曲主治病证(1)食积证。(2)脾虚食少证。故答案选A。

  • [单选题]不属于种子类的药材是
  • 正确答案 :E
  • 覆盆子

  • 解析:答案:E覆盆子不属于种子类的药材

  • [单选题]依照《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药品通用名称印制与标注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对于竖版标签,必须在左三分之一范围内显著位置标出

  • 解析:答案:D。《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对于横版标签,必须在上三分之一范围内显著位置标出;对于竖版标签,必须在右三分之一范围内显著位置标出。

  • [单选题]下列错误论述眼膏剂的是
  • 正确答案 :E
  • 不溶性药材应用适宜的方法制成细粉

  • 解析:眼膏剂质量要求:1)应均匀、细腻、易于涂布,无刺激性;2)无微生物污染,成品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用于眼部手术或创伤的眼膏剂不得加入抑菌剂或抗氧剂;3)眼膏剂所用原料药要求纯度高,且不得染菌。答案选E

  • [单选题]不属于火邪致病特点的是
  • 正确答案 :E
  • 善行数变

  • 解析:答案:E。火邪致病特点:易于动血、耗伤阴津、易于生风、其性上炎。风邪善行数变。

  • [单选题]乌头碱中毒主要是针对
  • 正确答案 :A
  • 神经系统

  • 解析:答案:A 神经系统   临床表现:意识模糊、识别能力下降、反应迟钝、理解困难、定向障碍、错觉、幻觉、神志不清、语无伦次、意识丧失、恐惧、焦虑、嗜睡、昏睡、记忆障碍、失眠等,以及药物依赖停药后出现戒断症状。

  • [单选题]养阴而不滋腻恋邪,常用治阴虚兼外感风热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玉竹

  • 解析:玉竹甘,平。能滋阴润肺,生津养胃,且不滋腻恋邪,与解表药同用,可收滋阴解表之功。

  • [单选题]吸入气雾剂中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
  • 正确答案 :D
  • 肺泡

  • 解析:吸入气雾剂中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肺泡,选D。

  • [单选题]以下属于低共熔混合物的是
  • 正确答案 :D
  • 薄荷脑与樟脑

  • 解析:含低共熔混合物的散剂   低共熔现象系指当两种或更多种药物混合后,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一些低分子化合物且比例适宜时(尤其在研磨混合时)会出现此现象,如薄荷脑与樟脑、薄荷脑与冰片。含有上述低共熔混合物时,一般采用先形成低共熔物,再与其他固体粉末混匀或分别以固体粉末稀释低共熔组分,再轻轻混合均匀。   含液体药物的散剂   ①液体组分量较小,可利用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吸收后研匀;②液体组分量较大,处方中固体组分不能完全吸收,可另加适量的赋形剂(如磷酸钙、淀粉、蔗糖等)吸收;③液体组分量过大,且有效成分为非挥发性,可加热蒸去大部分水分后再以其他固体粉末吸收,或加入固体粉末或赋形剂后,低温干燥后研匀。

  • [单选题]四物汤主治证的病机是
  • 正确答案 :E
  • 血虚营滞

  • 解析:答案:E解析:四物汤功用为补血和血,补血药为熟地黄、当归,活血药为川芎。可知此方主治证候的病机为血虚营滞。 考点: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9lg73v.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泌尿外科(正高) 中医妇科学(正高) 临床营养(正高) 耳鼻咽喉科学(副高) 口腔修复学(副高) 中医内科学(副高) 护理学(副高) 口腔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4) 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5) 主管中药师(代码:367)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