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C
题目:男,76岁。左下肢间歇性跛行3年,加重1个月,既往史:高血压病史8年,冠心病病史5年,曾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查体:BP150/90mmHg,左足苍白,左足及左下肢皮温明显降低,左足背动脉、腘动脉搏动消失,左股动脉可触及搏动,最可能的诊断是左下肢( )
解析: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局部,表现是全身性动脉内膜及其中层呈退行性、增生性改变,使血管壁变硬缩小、失去弹性,从而继发血栓形成致使远端血流量进行性减少或中断。可发生于全身各主要动脉,多见于腹主动脉下端和下肢的大中动脉。本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常呈周期性发作,经过较长时间后症状逐渐明显和加重。主要临床表现:(1)患肢怕冷,皮肤温度降低。(2)皮肤色泽苍白,或发绀。(3)感觉异常。(4)患肢疼痛,早期起因于血管壁炎症及邻近的末梢神经受到刺激,以后因动脉阻塞造成缺血性疼痛,即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5)长期慢性缺血导致组织营养障碍改变。(6)患肢的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7)患肢在发病前或发病过程中出现反复发生的游走性浅静脉炎。(8)患肢末端严重缺血,产生干性坏疽,脱落后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男,35岁。间断血压增高伴心悸3个月。查体:正力体型,双上肢血压180/11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8次/分,律齐,腹软,腹部未闻及杂音。血压增高室测血游离间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尿儿茶酚胺显著增高。血钾和肌酐正常,尿常规正常。CT示双肾、肾上腺和肾动脉未见异常。该患者需首先考虑的疾病是( )
嗜铬细胞瘤
解析: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有高血压、头痛、心悸、高代谢状态、高血糖、多汗。
[单选题]下列关于胰腺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血清淀粉酶>300U即可诊断
解析:胰腺炎血清淀粉酶>500U/L(Somogyi)有诊断意义。
[单选题]在确定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时不合适的检查是
急诊X线钡剂造影检查
解析:急诊x线钡剂造影检查易诱发出血加重,应在出血停止数天后进行。急诊胃镜对于出血部位判断意义明显,血常规检查可了解血小板数量、白细胞数量等,对于血液系统相关原因出血及是否存在败血症性相关出血有评判意义。肝、肾功能检查、腹部B超对于肝硬化、泌尿系统疾病等所致出血有病因评判意义。
[单选题]大脑半球肿瘤的病理学性质主要为
胶质瘤
解析::大脑半球肿瘤的病理学性质主要为各类胶质细胞瘤,其次为脑膜瘤和转移瘤
[单选题]男,21岁,头部摔伤2小时,头颅CT示后颅窝高密度影,发生脑疝,其类型最可能是
枕骨大孔疝
解析:枕骨大孔疝是由于后颅窝病变或颅腔内高压时,小脑扁桃体被挤入枕骨大孔并嵌顿而产生。因为疝入的脑组织是小脑扁桃体,也叫小脑扁桃体疝。
[单选题]洋地黄中毒最常见的心电图表现是
室性期前收缩
解析:洋地黄中毒最常见的心电图是各种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室性期前收缩。
[单选题]患者男,10岁。发热,关节肿痛,皮肤出现环形红斑,心率增快出现奔马律,血沉增快。经治疗上述症状、体征消失后,需预防继发性疾病的方法是
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
解析:根据题干该患儿可诊断为风湿热,该病可导致二尖瓣狭窄,故为预防此病应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故选D。
[单选题]出生时应进行的预防接种的初种制剂是
卡介苗
解析:疫苗初种时间是:出生时:卡介苗、乙肝疫苗;2个月:脊髓灰质炎疫苗;3个月:百白破混合疫苗;8个月:麻疹疫苗。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d0w1r1.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