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ITP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
正确答案 :C
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
解析:原发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次血小板计数明显减低;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或正常,急性型患者以幼稚型增多为主,慢性型患者以颗粒型增多为主,但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MPV常增大,BT延长、血小板寿命缩短;血清中有血小板抗体,90%的患者PAIg和(或)PA-C3增高。
[单选题]制备抗血清时,若免疫原很宝贵,可选择下列何种免疫途径
正确答案 :E
淋巴结内微量注射法
解析:在免疫原很宝贵时先用不完全佐剂在足作基础免疫(预免疫),10~15d后可见肘窝处有肿大的淋巴结,用两手指固定好淋巴结,消毒后用微量注射器直接注射入抗原(一般不需要佐剂)。
[单选题]按NCCLSEP6进行线性评价时,推荐的标本数是 ( )
正确答案 :C
5
[单选题]脂肪酸合成的原料乙酰CoA从线粒体转移至细胞液的途径是
正确答案 :D
枸橼酸-丙酮酸循环
[单选题]电极法测定的原理所依据的公式是
正确答案 :C
能斯特公式
[单选题]在尿沉渣镜检中,出现哪种管型提示存在早期肾小球病变( )
正确答案 :E
红细胞管型
[多选题]红细胞内浓度与血清比率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ABCDE
乳酸脱氢酶.160:1
AST40:1
钾23:1
ALT6.7:1
葡萄糖0.82:1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引起的贫血
正确答案 :C
再生障碍性贫血
解析:再障的发病机制是与造血干细胞损伤、造血微环境损伤及免疫介导因素有关。
[单选题]患者,女,25岁。因咳嗽、发热7天就诊。查体:体温37.8℃,右上肺闻及啰音;胸片示右肺上叶见片状阴影;结核菌素试验:红肿直径大于20mm。该患者可能为
正确答案 :C
处于结核病活动期
解析:本题考查结核菌素试验意义。该患者结核菌素试验红肿直径大于20mm,呈强阳性,结合临床表现及胸片特征可判断该患者处于结核病活动期。
[多选题]动物免疫接种后,血液内抗体产生,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 )
正确答案 :BCDE
2天内血液中可检测到抗原而测不到抗体
先出现IgM,后出现IgG,总量在6~7天达高峰
2~4周抗体水平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
几个月后,抗体水平缓慢下降
[单选题]患儿女,1岁。血红蛋白65g/L,MCV110fl,MCH35pg。该患者最可能属于下列贫血中的哪一种
正确答案 :C
巨幼细胞性贫血
解析:该患者红细胞参数MCV及MCH均大于参考范围,故最可能属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d422gv.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