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CH50试验是以什么作为判断终点
正确答案 :B
50%溶血
解析:补体能使溶血素致敏的绵羊红细胞发生溶血,当致敏红细胞浓度恒定时,溶血反应对补体的剂量依赖呈一个特殊的S形曲线。在轻微溶血和接近完全溶血时,补体量的变化不能使溶血程度有显著改变,溶血程度对补体量的变化不敏感。但在半溶血(50%溶血)上下时S形曲线最陡,即使补体含量仅有较小变动时,溶血程度也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也就是说对补体量的变化非常敏感。故以50%溶血(CH50)判断结果比100%溶血灵敏、准确。故正确答案为B。
[单选题]男性,20岁。幼时有蚕豆黄病史,近日寒战、发热、出汗,血涂片找到间日疟原虫。在进行治疗时哪种药物不宜采用
正确答案 :C
伯氨喹
[单选题]调节血糖最主要的器官是
正确答案 :C
肝脏
解析:肝脏是维持血糖稳定的关键器官。肝脏具有双向调节功能,其通过糖原的合成和分解、糖的氧化分解以及糖异生作用来维持血糖的恒定。
[单选题]室内质量控制图的理论依据是
正确答案 :C
正态分布
解析:室内质量控制图的理论依据是正态分布。
[单选题]能与IL-3协同刺激肥大细胞增殖的细胞因子是 ( )
正确答案 :A
IL-4
[多选题]差示电位多层膜的膜片中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组成包括
正确答案 :ABCE
离子选择敏感膜
支持层
银/氯化银层
参比层
[单选题]白喉杆菌的最主要致病物质是
正确答案 :B
外毒素
解析:白喉棒状杆菌一般不侵入血流,但其产生的大量外毒素可被吸收入血,造成毒血症。白喉毒素有剧毒,可使局部黏膜上皮细胞产生炎症、渗出和坏死反应。
[单选题]下列试验不属于凝集反应的是
正确答案 :B
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
解析:凝集反应是指细菌、螺旋体、红细胞或细胞性抗原等颗粒性抗原,或可溶性抗原与载体颗粒结合成致敏颗粒后,它们与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ACDE项运用的原理都是凝集反应的原理。B项中的玫瑰花环形成试验是多个致敏红细胞与一个阳性受检细胞(T淋巴细胞)结合而形成玫瑰花样的花环达到指示效果,需取样涂片染色,镜下观察,不属于凝集反应。
[多选题]下列有关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ACE
以镧系螯合物作为荧光标记物
可以有效的消除非特异性自然本底荧光的干扰
灵敏度较普通荧光抗体技术高
[多选题]下列哪些能刺激机体组织产生自身抗体 ( )
正确答案 :ABCDE
经化学修饰的组织抗原
与正常组织成分有交叉反应的外来抗原
隔绝的体内自身成分
自身细胞HLA-DR抗原的表达
低分化的组织抗原
[多选题]同普通光学显微镜方法相比,下列哪几项是影像式尿沉渣分析仪的优势
正确答案 :ABDE
速度快捷
精确度高
分析标准定量度
视野清晰
[多选题]下列技术中属于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技术 ( )
正确答案 :BCDE
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亲和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技术
免疫金(银)细胞染色组织化学技术
[多选题]目前认为佐剂增强免疫应答的机理 ( )
正确答案 :ABCD
增加抗原的表面积和改变抗原构型
佐剂与抗原结合改变抗原的物理性状
刺激单核-巨噬细胞活化
刺激淋巴细胞增生分化
[单选题]下列关于免疫浊度测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C
基本原理是在反应体系中保持抗原过量
解析:抗原抗体的比例是浊度形成的关键因素,当抗原和抗体的比例适当时,两者全部结合,既无过剩的抗原,也无过剩的抗体。当抗原过量时,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分子小,而且会发生再解离,使浊度反而下降,光散射亦减少,这就是高剂量钩状效应。当反应液中抗体过量时,免疫复合物的形成随着抗原递增而增加,至抗原、抗体最适比例处达最高峰,这就是经典的海德堡曲线理论。因此,免疫比浊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反应体系中保持抗体过量,如形成抗原过量则造成测定的准确性降低。
[单选题]男性,30岁。间歇性畏寒、寒战、高热、出汗2周余,于10月就诊。间歇期无明显不适。体检:体温40.5℃,轻度贫血貌,口唇疱疹,心率120次/min、律齐,肝肋下1cm,脾肋下2cm,质软有触痛。化验:Hb89g/L。最可能诊断是
正确答案 :A
疟疾
[多选题]快速血糖仪质控物测定的目的是
正确答案 :AC
检查血糖仪是否正常工作
血糖试纸有否失效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d42d9z.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