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中性粒细胞

A

题目:出现中毒颗粒时发生毒性变化的细胞是

解析: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可见大小不均、中毒颗粒(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染色较深,呈黑色或紫黑色)、胞质空泡、Dǒhle小体、退行性变等。因此本题最佳选项是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多数专业医师认为,肾性血尿的变形红细胞应
  • ≥80%


  • [单选题]多次接纳同一血液供体输血的病人发生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与哪种抗体有关( )
  • 抗白细胞和血小板HLA抗体


  • [单选题]关于自然杀伤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
  • 需要抗原刺激


  • [单选题]贫血伴轻度黄疸,网织红细胞5%以上,最可能的诊断是
  • 溶血性贫血

  • 解析: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贫血、黄疸、肝脾大,因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刺激造血系统,导致骨髓幼红细胞代偿性增生。网织红细胞一般可达5%~20%。

  • [单选题]二相性真菌在含有动物蛋白的培养基上形成酵母型菌落的培养温度是
  • 37℃

  • 解析:有一类真菌,因寄生环境或培养条件不同,可出现两种形态,称为二相性真菌,在体内或体外含动物蛋白的培养基上37℃培养为酵母型真菌,而在体外普通培养基上25℃培养时为霉菌型真菌。

  • [单选题]成熟粒细胞进入血液后存活时间为
  • 6~10小时

  • 解析:粒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在高浓度集落刺激因子作用下粒系祖细胞分化成原粒细胞,经数次有丝分裂,依次发育为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丧失分裂能力)、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一个原始粒细胞增殖发育成8~32个分叶核粒细胞在骨髓中约需要10天,成熟粒细胞进入血液后仅存6~10小时,然后逸出血管进入组织或体腔内。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 [单选题]用芽管形成试验鉴定白色念珠菌时采用的方法是
  • 37℃血清培养3小时

  • 解析:最常用且简便的对白色念珠菌的鉴定方法即芽管形成试验,只需将念珠菌接种于少量人或动物血清中,37℃孵育3小时即可,一般不超过4小时。超过4小时后芽管形态不典型。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dzg0z.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耳鼻咽喉科(正高) 心电学技术(正高) 胸心外科学(副高) 神经外科学(副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副高) 护理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副高) 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8) 口腔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皮肤科)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