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可分为核左移和核右移2种 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 核象变化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

ABC

题目:关于中性粒细胞核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解析:

98.ABC。正常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居多,外周血分叶核粒细胞占50%~70%,杆状核粒细胞占1%~5%。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抗原与抗体发生交叉反应是因为
  • 不同抗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

  • 解析:多数天然抗原物质的构成十分复杂,其物质表面往往不只有一种抗原决定簇,而两种不同抗原物质可具有部分相同或类似结构的抗原决定簇,称为共同抗原,能与彼此相应的抗体出现交叉反应。

  • [单选题]用于评价肾脏浓缩功能较为理想的指标是
  • 尿渗透量

  • 解析:尿渗量能较好地反映肾脏对溶质和水的相对排出速度,更确切地反映肾脏浓缩和稀释功能,因此是评价肾脏浓缩功能较好的指标。

  • [多选题]下列哪项属于病毒衣壳的功能
  • 保护核酸

    介导核酸进入宿主细胞

    具有抗原性

  • 解析:

    97.ACD。病毒衣壳可保护核酸免受核酸酶及其他理化因素的破坏,维持病毒的形态结构,介导核酸进入宿主细胞,具有抗原性。


  • [单选题]病毒在细胞培养中被特异性抗体作用,而失去感染性的试验为
  • 中和试验


  • [单选题]关于凝血酶时间(TT)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主要反映凝血过程第一阶段有无异常

  • 解析:

    57.D。TT值延长多见于血中有肝素和类肝素物质存在(如肝素治疗中、SLE和肝脏疾病等)、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血中FDP增高(DIC)等。


  • [单选题]送检CSF标本,外观呈肉眼红色,什么情况下应当怀疑血液是大脑出血而不是穿刺损伤引起的
  • 血液在所有试管中均匀分布,上清液为黄色

  • 解析:蛛网膜下腔出血与穿刺出血的鉴别:后者在留取三管标本时,第一管为血性,以后两管颜色逐渐变淡,红细胞计数结果也依次减少,经离心后上清液呈无色透明,隐血试验阴性。当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时,三管呈全部呈现均匀红色,离心后上清液显淡红色或黄色,隐血试验阳性。

  • [单选题]评价方法的精密度时常用的统计学指标是
  • 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 解析:[答案] A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ekrv55.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放射医学(正高) 肾内科学(副高) 耳鼻咽喉科学(副高) 血液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0) 耳鼻咽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6) 营养学中级职称(代码:382) 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医学临床三基(护士) 口腔学专业知识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