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正常情况下,血涂片染色后中性粒细胞核象最多见的是( )
  • 正确答案 :C
  • 三叶核


  • [多选题]可用于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药物有
  • 正确答案 :CD
  • 环丙沙星

    磺胺类


  • [单选题]四唑氮蓝试验(NBT试验)是检测下列哪种细胞内杀伤功能的一种方法
  • 正确答案 :B
  • 中性粒细胞

  • 解析:中性粒细胞在吞噬杀菌过程中,能量消耗剧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使葡萄糖的中间代谢产物6-磷酸葡萄糖氧化脱氢转变为戊糖,如加入硝基蓝四氮唑,则可被吞噬或渗透到中性粒细胞胞质中,接受所脱的氢,使原来淡黄色的NBT还原成点状或块状的蓝黑色颗粒,沉积于中性粒细胞中,称NBT阳性细胞。

  • [多选题]属于肿瘤相关抗原的是
  • 正确答案 :ABCD
  • AFP

    CEA

    铁蛋白

    唾液酸


  • [单选题]下列胰岛素对糖化代谢影响的论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A
  • 促进糖的异生

  • 解析:促进糖的异生是指非糖物质转化为糖,血糖浓度升高,所以是胰岛素对糖代谢影响的错误论述。

  • [单选题]关于OCV与RCV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OCV<RCV


  • [单选题]载脂蛋白E主要存在于
  • 正确答案 :D
  • VLDL

  • 解析:CM的主要载脂蛋白为AⅠ、B48等,HDL的主要载脂蛋白为AⅠ、AⅡ等,LDL的主要载脂蛋白为B100,Lp(a)的主要载脂蛋白为(a)。

  • [单选题]下列有关沉淀反应第一阶段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
  • 正确答案 :D
  • 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线或沉淀环


  • [单选题]下列属于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
  • 正确答案 :B
  • 荨麻疹

  • 解析: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有:过敏性休克;皮肤过敏性反应,主要表现为荨麻疹、湿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道过敏反应等。

  • [单选题]双向扩散试验平板法中沉淀线为中间一条直线则说明
  • 正确答案 :C
  • 抗原与抗体量相等


  • [单选题]排便后有鲜血滴落的疾病多为
  • 正确答案 :D
  • 痔疮

  • 解析:排便后有鲜血滴落说明出血的部位非常靠近消化系统的末端,最可能的原因是痔疮。

  • [单选题]细菌染色的基本程序为
  • 正确答案 :C
  • 涂片-干燥-固定染色


  • [单选题]关于浆膜腔积液细胞分类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常见于淋巴液回流受阻所致的积液

  • 解析:浆膜腔积液细胞分类意义:漏出液(淋巴液回流受阻所致的积液为漏出液)中细胞较少,以淋巴细胞和间皮细胞为主。渗出液中细胞种类较多:①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化脓性渗出液、结核性积液早期等。②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结核、病毒、肿瘤或结缔组织病等所致的渗出液,以及风湿性胸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尿毒症等所致浆膜腔积液。③浆细胞增多:浆细胞增多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浸润浆膜引起的积液。④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变态反应所致的渗出液中常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胸腔积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于血胸、气胸,也可见于肺梗死、寄生虫或真菌感染、过敏综合征、药物反应、风湿病、间皮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腹腔积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于慢性腹膜透析、充血性心力衰竭、淋巴瘤及包虫囊肿破裂等。⑤间皮细胞增多:间皮细胞增多常提示浆膜受刺激或浆膜损伤。

  • [单选题]下列哪种为ICSH推荐测定血红蛋白的方法
  • 正确答案 :B
  • 氰化高铁法


  • [单选题]关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E
  • 是最早使用的电泳技术

  • 解析: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区带电泳的一种,具有分子筛的作用,凝胶的形状可分为圆柱形和平板型两类,分离血清蛋白质可以得到20种以上的组分,从选项就可知答案为E。

  • [单选题]目前在我国引起细菌性痢疾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 正确答案 :B
  • 福氏志贺菌

  • 解析:我国以福氏和宋内志贺菌引起的菌痢最为常见。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ew5mgm.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推荐科目: 中医内科学(副高) 推拿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副高) 肿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2) 健康教育主治医师(代码:365) 辽宁省主管中药师) 执业药师(西药) 住院医师规培(康复医学) 住院医师规培(针灸科)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