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2岁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状况是
  • 正确答案 :ABCD
  • 胸围超过头围

    腕部出现4个骨化中心

    身高85cm

    乳牙20颗

  • 解析: 2岁:体重平均为12.60千克,身长平均为87.6厘米,头围平均为48.2厘米,胸围平均为49.4厘米。腕部出现4个骨化中心。乳牙18~20颗

  • [单选题]吸毒为社会所痛恨,此行为属于
  • 正确答案 :C
  • 高可复行为


  • [单选题]女孩,2岁,自1岁后每次体温升至38℃以上,即出现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已类似发作3次,每次持续15~20分钟。发作后约嗜睡半小时,清醒后恢复正常活动。体检无异常,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
  • 正确答案 :A
  • 复杂性高热惊厥

  • 解析:复杂性高热惊厥初发病的年龄多小于6个月或大于6岁。全身性惊厥持续的时间多在15分钟以上,低热时也可出现惊厥,发作形式可以是部分发作或全身性发作,在同一次疾病过程中(或在24小时内)惊厥发作1次以上,惊厥发作后可有暂时性麻痹综合征等异常神经系统体征。

  • [单选题]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少尿时应限制水和钠盐的摄入,一般每日食盐量控制在
  • 正确答案 :C
  • 1~2g

  • 解析:该题为专业实践记忆题。备选答案均是对食盐量的描述。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少尿时,应限制水和钠盐的摄入,每日食盐量1~2g,严重病例钠盐限制在每日60mg/kg。该题正确的答案是C。

  • [单选题]患儿女,15天,母乳喂养,每天8~10次,体重3.2kg,家长询问小儿室内应保持的温度,护士回答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C
  • 22~24℃

  • 解析:15天婴儿,室内温度控制在22-24度是比较适宜的,湿度保持在40%左右比较适宜。【考点】新生儿和患病新生儿的护理-概述

  • [单选题]确诊支原体肺炎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
  • 正确答案 :A
  • 血清学检査

  • 解析:支原体肺炎病人的体征多不明显,与胸片和CT的特征不相称,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多数正常或仅有25%的升高,血沉也可增快,但其他类型的肺炎血沉也可增快。而血清学检查是确诊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检查,因此答案为A。 【该题针对“肺炎”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关于卡介苗的接种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C
  • 接种后于8岁、13岁时进行复查,结核菌素阴性时不必复种

  • 解析:卡介苗为减毒活结核菌混悬液,接种部位为左上臂三角肌上端,每次接种剂量0.1ml,初种年龄为生后2~3天到2个月内,个别小儿接种后腋下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接种后4~6周局部有小溃疡,接种后于7岁、12岁时进行复查,结核菌素阴性时加种。

  • [单选题]关于洗手设备的描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E
  • 不便于洗手时,应配备手套

  • 解析:不便洗手时可以使用免冲洗手消毒剂,切勿未洗手戴手套。 【该题针对“手卫生”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女,足月顺产,母乳喂养。近2日来哭声低弱,不吃奶,黄疸加深。体检:体温不升,面色发灰,脐部有脓性分泌物。血清总胆红素221μmol/L(13mg/dl),直接胆红素17μmol/L(1mg/dl),子血型“O”,母血型“A”。引起黄疸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 :C
  • 新生儿败血症

  • 解析:该患儿体检脐部有脓性分泌物可能为产后细菌感染,根据临床表现哭声低弱,不吃奶,体温不升,出现黄疸,考虑可能是新生儿败血症;其中新生儿ABO溶血病主要发生在母亲O型,胎儿A型或B型,该患儿不符;也非新生儿Rh溶血病;母乳性黄疸婴儿一般状态好,无引起黄疸的其他病因,与该患儿不符;新生儿肝炎常在出生后1~3周或者更晚出现黄疸,可有厌食、呕吐、肝轻中度增大等表现,也不符合,故选C。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新生儿黄疸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有关计划免疫,下列哪项正确
  • 正确答案 :B
  • 百白破疫苗为混合疫苗

  • 解析:易感者接触传染病后给予丙种球蛋白属于被动免疫;百日咳、 白喉、 破伤风混合疫苗简称百白破疫苗;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主动免疫: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

  • [单选题]护士自发形成的志愿者行为是
  • 正确答案 :B
  • 非正式组织

  • 解析:非正式组织,组织成员在情感相投的基础上,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形成的小群体。由于其重要功能是为了满足个人需要,自觉地进行相互帮助,因此又称心理社会体系。【该题针对“组织工作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 [多选题]新生儿持续高浓度给氧可引起氧中毒,导致
  • 正确答案 :AE
  • 支气管发育不良

    眼睛晶状体后纤维化

  • 解析:临床上,病儿吸入高浓度氧24~48小时后,常导致 心、 肝、 肺、 肾、 脑、内分泌腺及血管等的损害,还可造成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引起永久性失明

  • [多选题]输液微粒的来源 ( )
  • 正确答案 :ABCD
  • 生产药液的工艺不完善

    溶液瓶橡胶塞不洁净

    输液器不洁

    环境空气不洁

  • 解析:来源有 1.在药液制作过程中混入异物与微粒。如水、空气、工艺过程中污染。2.输液器与注射器具、溶液瓶、橡胶塞不洁净。3.在输液前准备工作中的污染。如切割安瓿、开瓶塞、反复穿刺溶液瓶橡胶塞及输液环境不洁净等。

  • [单选题]与适中温度的概念不相符的是
  • 正确答案 :D
  • 适中温度的选定与小儿的体重无关

  • 解析:适中温度(neutraltemperature)又名中性温度,是指在这一环境温度下机体耗氧、代谢率最低,蒸发散热量亦少,而又能保持正常体温的最适环境温度。适中温度的换算公式为:①年龄<1周;36.6-(0.34×出生时胎龄)*-(0.28×日龄)②年龄>1周;36-【1.4×体重(kg)】-(0.03×日龄)。

  • [单选题]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贯穿于
  • 正确答案 :E
  • 护理活动的全过程

  • 解析: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涉及护理工作的诸多方面。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为: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 【该题针对“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有关小儿骨骼发育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E
  • 上、下部量相等的年龄为12岁

  • 解析: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其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在出生时约1.5~2.0cm,后随颅骨发育而增大,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1~1.5岁时闭合。后囟为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出生时即已很小或已闭合,最迟约于生后6~8周闭合。颅骨缝出生时尚分离,约于3~4个月时闭合。骨化中心发育迟缓,骨龄小于实际年龄2岁以上。【该题针对“专业知识-足月新生儿的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g4mk7l.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中医妇科学(正高) 神经内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副高) 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4) 精神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40) 急诊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92) 心理治疗主治医师(代码:386) 营养(士)(代码:108) 辽宁初级中药士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外科)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