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怒"可引起下列哪些病证( )
  • 正确答案 :ABCDE
  • 呕血

    飧泄

    呃逆

    头痛

    胁痛


  • [多选题]黄芩有何功效,可用治肺热咳嗽之痰黄稠兼大肠湿热泄泻
  • 正确答案 :CD
  • 泻火解毒

    清热燥湿

  • 解析:黄芩苦寒,能清肺胃、肝胆、大肠湿热,尤善清中上焦湿热。治湿温或暑湿初起,身热不扬,胸脘痞闷、舌苔黄腻等症;主入肺经,长于清肺热,为治肺热咳嗽之要药,又有清热泻火解毒之功,用治痈肿疮毒。

  • [单选题]输液剂的灭菌多采用
  • 正确答案 :A
  • 热压灭菌


  • [单选题]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在( )以下时,各种真菌生长困难,无法繁殖。
  • 正确答案 :E
  • 75%

  • 解析:真菌生长时不仅在中药中需含有适量的水分,而且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对真菌的生长也有影响,相对湿度在75%以下时,各种真菌生长困难,无法繁殖。

  • [多选题]下列药物中,善治热痰证的是
  • 正确答案 :ABCD
  • 竹茹

    浙贝母

    瓜蒌

    胆南星

  • 解析:热痰阻肺证常用药:瓜蒌、川贝母、浙贝母、知母、青黛、海蛤壳、胆南星、竹茹 、 竹沥、天竺黄瓦楞子、海浮石、车前子、石韦、冬瓜子、芦根、天花粉、前胡、射干、牛蒡子。

  • [单选题]应后下的药物是( )
  • 正确答案 :A
  • 薄荷

  • 解析:薄荷有效成分煎煮易挥发,故宜后下。

  • [多选题]据《素问·痹论》的内容,"着痹"的辨证依据是( )
  • 正确答案 :CE
  • 肢节重痛

    重痛不移


  • [单选题]处方管理办法适用的范围不包括
  • 正确答案 :E
  • 使用处方的患者


  • [单选题]整粒时筛去大颗粒宜采用的筛号是
  • 正确答案 :A
  • 一号筛


  • [多选题]使用有毒药物时应注意的是( )
  • 正确答案 :ABCDE
  • 辨证准确,用药合理

    使用正品药材

    按规定炮制加工

    从小剂量开始应用

    体弱者慎用

  • 解析:使用有毒药物时应注意:1、严格控制剂量:用量过大是发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使用有毒药物时,必须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轻重。严格控制用量,从小剂量开始应用,中病即止,不可多服久服,以防过量或蓄积性中药中毒。2、注意正确用法:了解此类药物的用法各有不同,是防止中药中毒的重要坏节。有的宜入丸散,不宜煎服;有的只供外用,禁止内服;有的入汤剂当久煎等。临床应用每因用法不当而引起中毒,如乌头、附子中毒,多因煎煮时间过短所致。3、遵守炮制工艺:炮制的目的之一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因此,严格的炮制工艺,科学的质量标准,是临床安全用药的重要保证。

  • [单选题]根据原文下列哪一项不出现烦躁症状:
  • 正确答案 :E
  • 桂枝人参汤证


  • [单选题]以下各药属于较易泛油的中药是
  • 正确答案 :D
  • 防风

  • 解析:走油也称泛油,是指含有脂肪油、挥发油、黏液质、糖类等成分较多的中药,在温度和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出现的油润、返软、发黏、颜色变深等现象。较易泛油的中药:太子参、北沙参、天葵子、九节菖蒲、巴戟天、防风、胡黄连、白术、红芽大戟、知母、桔梗、百部、紫菀、独活、锁阳、前胡、肉苁蓉、黄精、川芎、玉竹、云木香、苍术、火麻仁、巴豆、黑芝麻、千金子、榧子、蕤仁、白果、橘核、大枫子、枣仁、瓜蒌仁、莱菔子、豆蔻、砂仁、草蔻、金樱子、桑椹子、荜澄茄、槐角、全瓜蒌等。

  • [单选题]铅丹的功效为
  • 正确答案 :A
  • 外用解毒止痒,收敛生肌,内服镇惊,坠痰截疟

  • 解析:铅丹具拔毒生肌,杀虫止痒,祛痰截疟之功;主治疮疡溃烂,湿疹瘙痒,疥癣,顽癣,狐臭,惊娴癫狂,疟疾等症。故A正确。

  • [单选题]气的上升不及为
  • 正确答案 :A
  • 气陷


  • [单选题]治腐肉不去新肉不生,常以煅石膏配( )
  • 正确答案 :C
  • 升药

  • 解析:升药不用纯品,多与煅石膏配伍研末外用。

  • [单选题]下列药物中,不能采用加液研磨法粉碎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B
  • 牛黄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gd832w.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高) 理化检验技术(正高) 血液病学(副高) 中医骨伤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副高) 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8) 病案信息技术(士)(代码:111) 药学(士)(代码:101) 中药士(代码:102) 医师定期考核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