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儿,女,1岁。诊断为室间隔缺损8个月。2天前出现发热,咳嗽,今日因咳嗽、呼吸急促,三凹征明显,尿少,急诊入院。查体:T 38.5℃,P 160次/分,R60次/分,肝肋下3.5cm。诊断室间隔缺损合并心力衰竭,服强心苷时,神经系统的中毒反应有
正确答案 :D
黄视、绿视
解析:该题是关于临床护理的病例题。该题备选答案均是对服用强心苷类药物可能出现的中毒反应的描述。强心苷毒性反应可有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和心血管系统的反应。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神经系统中毒反应的观察,备选答案中A、E选项的答案属于心血管系统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B、C选项是消化系统的毒性反应。故该题正确的答案是D。
[单选题]冬季出生健康儿,现刚满2周,需给予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其预防量每日应该是( )
正确答案 :A
400IU
解析:正确喂养正确喂养对预防也有重要意义,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婴儿自出生后1周开始每天补充维生素D400U,早产儿每天补充800U及时添加辅食,断奶后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偏食,保证小儿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单选题]2个月以内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正确答案 :D
大肠杆菌
解析:2个月以内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大肠杆菌
[单选题]李某的日常行为中哪项不是促进健康的行为
正确答案 :D
每月锻炼6次(每次约30分钟)
[单选题]幼儿期小儿的心理特征是
正确答案 :B
表现出明显的自主性
解析:此期小儿的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特征是表现出明显的自主性。 幼儿期小儿控制自己身体及参与环境活动的能力增强,能用言语来沟通情感,表达自己的需要,固有一定的自主性。
[多选题]呼吸道隔离的主要原则有
正确答案 :ABCDE
接触患者需戴口罩、帽子
设隔离室,同一病原菌感染者可同住一室
污染敷料应袋装、标记,并送焚烧或消毒灭菌处理
采用蓝色标记,探视者进入隔离室前应通知值班护士
接触患者或可能污染物品后,以及护理下一个患者前应洗手
解析:以上各选项均为呼吸道隔离的主要原则有。故选ABCDE。
[单选题]早产儿肺部发育不完全,最易发生的疾病是( )。
正确答案 :D
肺透明膜病
[多选题]预防新生儿硬肿症的措施有
正确答案 :BCDE
供给足够热量
避免产生窒息
防止感染
防止早产
解析:预防重于治疗,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加强产前检查,减少早产儿的发生。寒冷季节和地区应为产房装配保暖设备。新生儿一旦娩出即用预暖的毛巾包裹,移至保暖床上处理。对高危儿做好体温监护。因此A选项错误
[多选题]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正确答案 :ABCE
接触传播
空气传播
消化道传播
注射、输液、输血传播
[单选题]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初次年龄是
正确答案 :D
生后8个月
解析: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初次年龄是生后8个月
[单选题]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缓解期间,指导患儿活动的目的是
正确答案 :E
避免关节废用
解析: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急性期过后应尽早开始关节的康复治疗,目的是避免关节废用,保持关节功能,防止关节畸形。
[多选题]关于原位菌群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ABCD
也称定位转移
即正常菌群在外来菌的入侵下在原有部位发生了数量或种类结构上的变化
失调因素被消除后,正常菌群均可自然恢复
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仅发生原位菌群失调
解析:原位菌群失调是指正常菌群虽仍生活在原来部位,亦无外来菌入侵,但发生了数量上或种类结构上的变化 。一度原位菌群失调在失调因素被消除后,可自然恢复;二度失调时,菌群内由生理波动转变为病理波动,去除失调因素后菌群仍处于失调状态,不易恢复,具有不可逆性 。移位菌群失调又称定位转移,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易发生 。故选ABC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gddo4w.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