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采用硬脂酸、甘油、硬脂酸甘油酯为乳化剂
B
题目:(四)案例摘要:处方:水杨酸50g,硬脂酸甘油酯70g,硬脂酸100g,白凡士林120g,液体石蜡100g,十二烷基硫酸钠10g,羟苯乙酯1g,蒸馏水480ml。
解析:1.本品为O/W型乳膏,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甘油酯(1:7),为混合乳化剂,处方中油相所需的HLB值12.7,制得乳膏稳定性好。加入水杨酸时基质温度宜低,以免水杨酸挥发,还应避免与铁或其他重金属器具接触,以防水杨酸变色。处方中凡士林可克服基质使用时干燥的缺点,有利于角质层水合而有润滑作用,硬脂酸、硬脂酸甘油酯与甘油分别为油性和水溶性基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癫痫药物治疗的终止时间,叙述错误的是
复杂部分性发作完全控制1~2年后
解析:合理决定终止药物治疗的时间和方式:发作完全控制后(最后一次发作后)多长时间开始停药,与发作类型有关。如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完全控制4-5年后、失神发作完全停止0.5年后开始停药;停药绝不能突然停药,而是需要1-1.5年的药物逐渐减量,最后彻底停药。总之,癫痫的药物治疗比较复杂,不能象其他药物那样患者可一定程度上根据自己的症状的好转或恶化决定服药剂量、停药时间等。故选D
[单选题]恶性肿瘤采取综合治疗,最主要原因是
恶性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解析:恶性肿瘤采取综合治疗,最主要原因是因为恶性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故选A
[多选题]下列病证中,宜先治其标的是( )
抽搐
大出血不止者
慢性病又伴外感者
尿闭
[单选题]危险药物配制完成后,脱手套、防护衣的顺序为
依次脱下外层手套、防护衣、内层手套
解析:戴手套时内层放在防护衣下,外层放在防护衣上。因此,应依次脱下外层手套、防护衣、内层手套。
[多选题]关于阿替普酶,叙述正确的是
可选择性地激活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
未得到控制的严重动脉高血压患者慎用
不能与其他药物配伍静脉注射
目前被证实是治疗超早期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药物
解析: 1、本药可通过其赖氨酸残基与纤维蛋白结合,并激活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这一作用比本药激活循环中的纤溶酶原显著增强。2、慎用:(1)脑血管疾病者;(2)高血压患者;(3)急性心包炎患者;(4)严重肝功能障碍者;(5)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患者;(6)高龄(年龄大于75岁)患者;(7)正在口服抗凝药的患者;(8)活动性经期出血者。3、本药一般不能与其他药物配伍静脉滴注,也不能与其他药物共用一条静脉血管来滴注。4、出血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5、阿替普酶是治疗超早期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药物。故选择ABCE。
[单选题]无须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的情况是
药物本身具有客观而简便的效应指标时
解析: 在下列情况下,通常需要进行TDM: (1)药物的有效血浓度范围狭窄。(2)同一剂量可能出现较大的血药浓度差异的药物。(3)具有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性的药物。(4)肝肾功能不全或衰竭的患者使用主要经过肝代谢消除(利多卡因,茶碱等)或肾排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的药物时,以及胃肠道功能不良的患者口服某些药物时。(5)长期用要的患者,依从性差,不按医嘱用药;或者某些药物长期使用后产生耐药性;或诱导肝药酶的活性而引起药效降低升高,以及原因不明的药效变化。(6)怀疑患者药物中毒。(7)合并用药产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时。(8)药代动力学的个体差异很大。(9)常规剂量下出现毒性反应。(10)当病人的血浆蛋白含量低时,需要测定血中游离药物的浓度,如苯妥英钠。故选D
[单选题]水疱型脚癣可应用的OTC不包括
依沙吖啶(利瓦诺)液
解析:本题考查水疱型脚癣非处方药的药物治疗。水疱型脚癣可外搽复方苯甲酸酊、十一烯酸软膏,或用10%冰醋酸溶液浸泡或应用1%特比萘芬霜剂、咪康唑霜剂,而不能用依沙吖啶(利瓦诺)液,这是应用于间擦型、糜烂型脚癣的药。
[单选题]静脉滴注时氯化钾的浓度不宜过高,浓度一般不宜超过
0.2%~0.4%
解析:本题考查护士用药咨询。静脉滴注时氯化钾的浓度不宜过高,浓度一般不宜超过0.2%~0.4%,心律失常可用0.6%~0.7%。
[多选题]使药物分子水溶性增加的结合反应有
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
与葡糖醛酸的结合反应
与硫酸的结合反应
解析:药物代谢反应从根本上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在分子上产生结构变化的反应和结合反应,前者称为Ⅰ相反应(phaseⅠ),包括药物的氧化、还原与水解反应;后者是指药物Ⅲ由I相代谢反应生成的初级代谢物在结合酶作用下与体内物质的结合反应,常称为Ⅱ相反应(phaseⅡ)。I相反应常使药物活性改变,但通常尚未完全抑制;Ⅱ相反应几乎使所有的药物失活,并增强了水溶性而易于从机体排出。药物的I相反应以氧化反应为主,包括羟化,N,O-脱烷基化,氧化脱氨,N、S、P的氧化,醇氧化,醛氧化等;还原反应有醛还原、偶氮还原及硝基还原等;水解反应主要为酯、酰胺、环氧化物水解等。药物代谢的Ⅱ相反应主要包括葡糖醛酸结合、硫酸酯结合、乙酰化、甲基化、甘氨酸结合、谷胱甘肽结合等。使药物亲水性增加的结合反应包括:与葡糖醛酸的结合反应、与硫酸的结合反应、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与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乙酰化结合反应与甲基化反应可降低药物的亲水性。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j5wvjr.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