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上、下呼吸道的分界点是
  • 正确答案 :C
  • 环状软骨


  • [单选题]以下关于大量气胸体征描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A
  • 气管向患侧移位

  • 解析:大量气胸时,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部膨隆,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和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或鼓音;右侧气胸可使肝浊音界下降。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和治疗”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肺炎球菌肺炎患者首选的治疗是
  • 正确答案 :A
  • 青霉素G

  • 解析:肺炎球菌肺炎治疗首选青霉素G,80万U肌内注射,每4~6小时一次,热退后继续用药3天,一般疗程7~10天。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肺炎临床表现和治疗”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不符合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的是
  • 正确答案 :A
  • 病毒性感染者适当选用抗菌药

  • 解析:病毒性感染者应使用抗病毒药物。

  • [单选题]下列可能与风湿热病有关的致病因素为
  • 正确答案 :D
  • 病毒感染

  • 解析:近年研究提示病毒也是风湿热致病因素,但尚未被公认。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风湿热病因发病机制”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医护人员在有创操作中或近距离接触病人时需
  • 正确答案 :A
  • 戴外科口罩

  • 解析:口罩的使用:为防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的传播,医护人员在有创操作中或近距离接触病人时需戴外科口罩。医护人员接触通过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手套的使用:当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敷料、引流物时应戴手套。手套使用为一次性,不可重复使用;出现破损时应立即更换。隔离衣的使用:衣服有可能被分泌物、渗出物污染时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病人时,对病人施行保护性隔离时使用隔离衣。

  • [单选题]下列哪类不属于高度危险性医用物品
  • 正确答案 :E
  • 喉镜

  • 解析:高度危险性医用物品是指穿过皮肤或黏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如手术器材和用品、穿刺针、输液器材、透析器、膀胱镜、导尿管,而喉镜属于中度危险品。

  • [单选题]普通病房中进行无菌操作前洗手的范围是
  • 正确答案 :B
  • 双手

  • 解析: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保持无菌区域?无菌物品不被污染。

  • [单选题]流行性出血热的典型症状"三痛"是指
  • 正确答案 :C
  • 头痛、腰痛、眼眶痛

  • 解析: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可出现头痛、腰痛及眼眶痛的典型表现,统称为"三痛"。

  • [单选题]急性胰腺炎,首先升高的是
  • 正确答案 :A
  • 血淀粉酶

  • 解析:急性胰腺炎的辅助检查:(1)血清淀粉酶测定: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即可确诊。淀粉酶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性并不一致,有时胰腺细胞广泛破坏,血清淀粉酶值正常或低于正常。(2)尿液淀粉酶测定:尿淀粉酶升高较晚,发病后12~14小时开始升高,持续1~2周。(3)血清脂肪酶测定:常在起病后24~72小时开始上升,持续7~10天,对病后就诊较晚的急性胰腺炎病人有诊断价值。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胰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健康教育活动的核心是( )
  • 正确答案 :B
  • 促进行为改变

  • 解析: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它以调查研究为前提,以传播健康信息为主要措施,以发送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为目标,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

  • [单选题]吸气时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称为( )
  • 正确答案 :C
  • 肺泡通气量

  • 解析:肺泡通气量指吸气时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又称为有效通气量。潮气量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呼吸器官的气量。

  • [单选题]患者,男性,52岁,主诉心悸及颈部明显搏动感,查血压142/45mmHg,X线示左心室扩大、主动脉弓突出并有明显搏动,最可能的诊断为
  • 正确答案 :D
  • 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解析:此题考查了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诊断,由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使左心室代偿性肥大扩张,由于左心室明显增大,心尖搏动增强,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有心悸表现。查体可见颈动脉搏动明显,脉压增大,左室扩大等,故该病人诊断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下列与移位菌群失调原因无关的是
  • 正确答案 :E
  • 细菌结构变化

  • 解析:移位菌群失调:/\n/也称定位转移或易位,即正常菌群由原籍生境转移到外籍生境或本来无菌的部位定植或定居,如大肠中的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转移到呼吸道或泌尿道定居。其原因多为不适当地使用抗生素,即该部位的正常菌群被抗生素抑制或消灭,从而为外来菌或过路菌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和定植的条件。外科手术、插管等侵入性诊疗容易引发移位菌群失调;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如大面积烧伤病人等也易于发生移位菌群失调。/\n/移位菌群失调表现为:横向转移,如下消化道向上消化道转移,上呼吸道向下呼吸道转移;纵向转移,如皮肤及黏膜表层向深层转移;肠腔向腹腔转移;经血循环或淋巴循环向远处转移。

  • [单选题]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属于哪类控制
  • 正确答案 :E
  • 前馈控制

  • 解析:1.前馈称预先控制,是面向未来的控制,是计划实施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在实施中出现问题后的补救。前馈控制的工作重点是防止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在质和量上产生偏差,是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和资源的控制来实现的,在护理管理中称为基础质量控制。如急救物品完好率、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护理人员的素质等均属此类控制。 2.同期控制又称为过程控制、环节质量控制,其纠正措施是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护理管理者通过现场监督检查、指导和控制下属人员的活动,对执行计划的各个环节质量进行控制,当发现不符合标准的偏差时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3.反馈控制又称后馈控制、结果质量控制,这类控制作用发生在行动之后。主要将工作结果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对出现的偏差进行纠正,防止偏差的继续发展或再度发生。

  • [单选题]门静脉高压顽固性腹水的最有效治疗为
  • 正确答案 :D
  • 肝移植术

  • 解析:门静脉高压顽固性腹水的发生原因为门静脉压力升高,门静脉系统毛细血管床的滤过压增高,同时肝硬化引起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及淋巴液生成增加,导致液体进入腹腔引起腹水。补充白蛋白,限制水、钠的摄入及脱水利尿,均能暂时减轻腹水;而断流术及分流术的主要目的为止血和预防出血;肝移植术则既替换了病肝,又使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恢复到正常,故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j64me1.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口腔医学(正高) 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 中医肛肠学(正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正高) 泌尿外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副高) 主管药师(代码:366) 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临床三基(护士)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