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肝实质细胞微小坏死

C

题目:总胆汁酸(TBA)测定最适用于评价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真菌细胞的结构或成分,不具有
  • 叶绿体

  • 解析:真菌的细胞结构与高等植物细胞基本相同,有典型的细胞壁结构和较多细胞器,但没有叶绿体。

  • [单选题]关于白细胞在血涂片中的分布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单核细胞多位于涂片长轴均匀分布

  • 解析:由于白细胞相对于血液的其他成分而言,体积更大一些,所以在推片的过程多位于涂片的尾部和两侧。通常涂片尾部嗜中性粒细胞较多,淋巴细胞较少,单核细胞沿涂片的长轴均匀分布。幼稚细胞分布在涂片的尾部和边缘,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分布在涂片头部和体部。

  • [单选题]在血液中能与胆红素竞争性结合同一载体的物质是( )
  • 脂肪酸

  • 解析:考点:胆红素的代谢。胆红素血中运输主要与清蛋白结合,一些有机阴离子(如磺胺类、抗炎药、添加剂等)可竞争胆红素的清蛋白结合位点,干扰两者的结合,脂肪酸在血液中运输也需与清蛋白结合,也可竞争性结合清蛋白而置换出胆红素。

  • [单选题]先天缺乏琥珀酰CoA转硫酶的患者若长期摄取低糖膳食,将会产生的代谢障碍是( )
  • 酮血症

  • 解析:考点:酮体的生成和利用。酮体是脂肪酸在肝中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也是肝脏向肝外组织输出能量的一种形式。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极微量)三者合称酮体。机体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少量生成。长期饥饿、糖供应不足时,脂肪动员加强,乙酰CoA生成增多,酮体合成增高,血液酮体的含量可高出正常情况的数倍。酮体的利用:①场所:肝外组织(脑、骨骼肌等);②参与反应的酶:琥珀酰CoA转硫酶、乙酰乙酸硫激酶;肝中缺乏这两种酶,不能利用酮体,肝外组织不能生成酮体却能利用酮体。生理意义:为肝外组织提供有用的能源,是脂肪酸在体内氧化分解供能的另一种转运方式(脑组织和肌肉组织)。病理作用:饥饿时或糖尿病病人不能利用葡萄糖供能。脂肪动员加强,肝内产生酮体量大于肝外利用酮体量,引起酮症酸中毒、酮血症、酮尿症。

  • [单选题]补体旁路激活途径首先激活补体的哪一组分
  • C3

  • 解析:补体激活的替代途径又称旁路途径,与经典途径的不同之处主要是越过C1、C4和C2,直接激活补体C3,然后完成C5~C9的激活过程。

  • [单选题]正常人血量约占体重的( )
  • 8%~10%

  • 解析:正常成人血量约为70±10ml/(kg·体重),成人4~5L,占体重的6%~8%。

  • [多选题]妊娠期糖尿病的表现有 ( )
  • 糖耐量受损

    餐后高血糖

    空腹血糖偏低

    肾性糖尿

  • 解析:妊娠可使隐性糖尿病显性化,使既往无糖尿病的孕妇发生GDM,使原有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重。孕早期空腹血糖较低,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妇如果未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随妊娠进展,抗胰岛索样物质增加,胰岛素用量需要不断增加。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较大,进食量少,若不及时减少胰岛素用量,容易发生低血糖。产后胎盘排出体外,胎盘分泌的抗胰岛素物质迅速消失,胰岛素用量应立即减少。由于妊娠期糖代谢的复杂变化,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妇若未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血糖过低或过高,严重者甚至导致低血糖昏迷及酮症酸中毒。妊娠期糖尿病的表现:1. 糖耐量受损 2. 餐后高血糖 3. 空腹血糖偏低 4. 肾性糖尿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k66edy.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精神病学(正高) 中医全科学(正高) 风湿病(正高) 康复医学(正高) 胸心外科学(副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 变态反应(副高) 消化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6) 中医护理中级职称(代码:374)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