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胆怯易惊,虚烦不宁,失眠易梦,呕吐呃逆,癫痫等,宜选用
  • 正确答案 :E
  • 温胆汤

  • 解析:温胆汤主治胆郁痰扰证。症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虚烦不宁,失眠易梦,或呕吐呃逆,癫痫等。

  • [单选题]既能清热泻火,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知母

  • 解析: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因此既能清热泻火,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知母。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 [单选题]真武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
  • 正确答案 :B
  • 芍药

  • 解析:真武汤组成:茯苓、白术、白芍、附子、生姜。

  • [单选题]患者,女性,23岁,患痛经,经前小腹冷痛,得热痛减,量少,色暗,有血块,畏寒肢冷,舌淡暗,苔白腻,脉沉紧。治疗宜用
  • 正确答案 :B
  • 少腹逐瘀汤

  • 解析:综观其脉证,为痛经寒凝气滞证,治法为温经散寒,活血止痛,方用少腹逐瘀汤。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与休克定义不相符的是( )
  • 正确答案 :D
  • 非进行性发展


  • [单选题]喘证主要是指
  • 正确答案 :B
  • 呼吸急促困难


  • [单选题]"热者寒之"所属的治法是
  • 正确答案 :B
  • 正治法

  • 解析:正治法,即逆治,是一般常规的治疗方法,指针对疾病的性质、病机,从正面治疗。如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等。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等均属正治法范畴。

  • [单选题]正常成人血清钾的参考值为
  • 正确答案 :D
  • 4.1~5.6mmol/L

  • 解析:这是道记忆题,正常成人血清钾的参考值为4.1~5.6mmol/L

  • [单选题]中医学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后期的主要病机是
  • 正确答案 :C
  • 阳气亏虚

  • 解析:中医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由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而成。因肝主藏精,精血不足,虚火上炎;兼因腠理不密,日光曝晒,外热入侵,热毒入里,二热相搏,瘀阻脉络,内伤脏腑,外伤皮肤而发病。在病程后期,每多阴损及阳,累及脾肾,以至脾肾阳虚,水湿泛滥。故本题选C。

  • [单选题]龟甲入汤剂应当
  • 正确答案 :B
  • 先煎

  • 解析:有效成分相对不容易煎出的药(如水牛角、山羊角、鹿角等动物角类药,龟甲、鳖甲等动物甲类药)入汤剂宜先煎。故本题选B。

  • [单选题]轻度高血压患者首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利尿药


  • [单选题]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最主要的部位是
  • 正确答案 :C
  • 直肠和乙状结肠

  • 解析: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最主要的是直肠和乙状结肠粘膜浅表性溃疡。

  • [单选题]患者症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舌苔白滑,脉滑。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C
  • 二陈汤

  • 解析:二陈汤,为祛痰剂,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效。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 [单选题]苯二氮类的药物理作用不包括
  • 正确答案 :B
  • 麻醉作用

  • 解析:苯二氮卓类多为1,4-苯并二氮卓的衍生物。临床常用的有20余种。虽然它们结构相似,但不同衍生物之间,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肌肉松弛和安定作用则各有侧重。

  • [单选题]吗啡治疗胆绞痛需要合用的药物是( )
  • 正确答案 :A
  • 阿托品

  • 解析:吗啡虽有很强的镇痛作用,但由于兴奋胆道平滑肌和括约肌,妨碍胆汁流出,增加胆囊内压,不利于治疗。而阿托品能缓解平滑肌痉挛,从而减轻吗啡兴奋平滑肌的副作用。

  • [单选题]车前子与旋覆花入汤剂的用法是( )
  • 正确答案 :C
  • 布包煎

  • 解析:花粉、细小种子及细粉类药物应包煎,因其易漂浮在水面,不利煎煮,如蒲黄、车前子、旋复花。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k7g1lj.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内科(正高) 康复医学技术(正高) 口腔医学(副高)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主治医师(代码:313) 耳鼻咽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6) 中医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8) 营养学中级职称(代码:382) 执业药师(西药)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检验科) 主管护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