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哪味药忌用火煅
正确答案 :D
雄黄
解析:雄黄
功效:解毒,杀虫,祛痰截疟。
应用:
痈肿疔疮,湿疹疥癣,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敷、香油调搽或烟熏。内服0.05~0.1g,入丸散用。
使用注意:内服宜慎,不可久服。孕妇禁用。切忌火煅。
[单选题]下列何药不是暖肝煎的组成药物
正确答案 :E
炮附子
解析:暖肝煎:当归、枸杞子、小茴香、肉桂、乌药、沉香、茯苓。
[单选题]春温后期,虚风内动,时时欲脱,喘息气促,其治疗处方是
正确答案 :C
大定风珠加人参
解析:春温后期,虚风内动,时时欲脱者宜用大定风珠,如喘息气促当加补气固脱之人参。
[单选题]胁痛,患侧肋间饱满,咳唾引痛,多为
正确答案 :C
饮停胸胁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四逆散主治证的是
正确答案 :E
心烦喜呕
解析:四逆散主治阳郁厥逆之手足不温,腹痛,泄利下重或肝脾不和之胁肋胀痛,脘腹疼痛等症。
[单选题]五输穴分布在
正确答案 :E
肘膝关节以下
解析:五输穴
1、概念:五输穴为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穴,简称五输。
五输穴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灵枢.九针十二原 》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是对五输穴经气流注特点的概括。井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为经气初出;荥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为经气开始流动;输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为经气渐盛;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其经气盛大流行;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其经气充盛且入合与脏腑。
[阴经五输穴.png]
[阳经五输穴.png]
2、临床应用: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 《难经.六十八难》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井穴多用于急救;荥穴主要用于治疗热证。
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 根据《难经》“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观点,将五输穴配属五行,然后按“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的原则,虚证用母穴,实证用子穴,此法称子母补泻取穴法,包括本经子母补泻和他经子母补泻两种方法。
按时选用《难经.七十四难》云:“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
[单选题]痉病的主脉是
正确答案 :B
紧而弦脉
[单选题]拔罐法的作用不包括
正确答案 :B
消积导滞
解析:拔罐法的作用
拔罐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
[单选题]在经脉循行中"绕肩胛"的经脉是
正确答案 :A
手太阳小肠经
解析: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手小指外侧端(少泽),沿着手背外侧至腕部,出于尺骨茎突,直上沿着前臂外侧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沿上臂外侧后缘,出于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会于大椎(督脉),向下进入缺盆部,联络心脏,沿着食管,通过横膈,到达胃部,属于小肠。
手太阳小肠经分支
缺盆分支:从缺盆沿着颈部,上达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听宫)。
手太阳小肠经颊部分支:从颊部,上行目眶下,抵于鼻旁,至目内眦(睛明),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而又斜行络于颧骨部。
[单选题]血清总胆红素的正常值是
正确答案 :B
3.4~17.1μmol/L
[单选题]患者女,37岁。经期延后,经色暗淡,量少,腰膝酸软,肢冷乏力,唇甲色淡,脉沉缓,舌淡胖,苔薄白。针灸取穴的治则是
正确答案 :B
补益脾肾,取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阴肾经之穴
解析:本案诊断为月经后期,证属脾肾不足,治应补益脾肾,相应取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阴肾经穴,故选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kndn1y.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