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2mg

B

题目:一个3岁小儿,患脊髓灰质炎,在瘫痪期给促进神经传导功能药物地巴唑,剂量应为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儿,11个月,因咳嗽、呼吸困难1天入院。有受凉史,微咳,声音轻度嘶哑,时有呼噜声,偶尔呕吐,无犬吠样咳嗽,曾在外口服头孢氨苄及止咳药,半天来憋气明显,有时张口呼吸,流涕,流涎,拒吞咽,哭闹不安。查体:T 39℃,P 164次/分,R 48次/分,发育、营养好,张口呼吸,前囟2cm×2cm,眼耳鼻无异常,咽部充血,有轻度喉鸣及吸气性三凹征,口唇轻度发绀,可闻喉鸣音,心腹(-)。辅助检查血常规:Hb101g/L,RBC 3.88×1012/L,WBC 15×109/L,N 64%,L 31%,大小便(-)。胸部X线可见两肺纹理粗厚,心隔未见异常。
  • 急性上呼吸道梗阻


  • [单选题]猩红热患儿应隔离到何时
  • 患儿症状消失,咽拭子连续3次培养阴性后


  • [多选题]下腔静脉造影术后7天开始,患儿右下肢 (造影穿刺侧)增粗。右足背动脉搏动亦有所减弱,局部皮肤温度无变化,局部无波动感。与此同时,腹水增多,腹胀加剧,入院第36天(造影术后20天)行腹腔穿刺,腹水外观清亮,镜检未见细胞,蛋白定量为1.0g/L,培养阴性。上述体征提示该病人可能出现了哪些病情变化
  • 右侧股静脉栓形成

    髂外静脉栓形成

    新血栓形成

  • 解析:本问提示有两个方面:一是右下肢肿胀;二是腹水加重。此时,患儿是下腔静脉造影后7天出现右下肢(造影穿刺侧)增粗,局部皮温无变化。同时,腹水增多,腹水性质外观清亮,未见细胞,蛋白定量3g/dl,细菌培养阴性。根据这些特点,首先考虑下肢肿胀的问题。下肢肿胀是水肿还是血肿?如果是血肿,根据提示,局部无波动感,另外单纯右下肢血肿不能解释腹水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排除C项。关于右下肢局部水肿,是由于炎症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的炎性肿胀?还是由于静脉、淋巴回流受阻加上患儿的严重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水肿?提示中描述患儿右下肢局部皮肤温度无变化,不符合炎性肿胀。因为炎性肿胀有“红、肿、痛、热”表现。因此,也可以排除右下肢蜂窝组织炎。如上述所分析的,患儿右下肢局部肿胀很可能是由于静脉回流受阻加上严重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患儿原有下腔静脉上段血栓形成,在引起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基础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加上7天前局部静脉穿刺造成血管损伤,可以在局部诱发新的血栓形成。就其部位而言,我们必须看到该患儿除右下肢肿胀外,还有腹水的增加。血栓形成的部位有可能在右侧股静脉、右骼外静脉、下腔静脉,一处或多处并存,所以B、E、G项均为正确答案。至于心力衰竭引起的下肢水肿。应该是双下肢水肿后伴有肝脏肿大。如果是全心衰或左心衰可有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等表现。提示中并没有以上症状描述。因此,第F项答案是错的,根据提示,患儿腹腔穿刺腹水检查的结果是,腹水清亮、无细胞成分、蛋白含量不高、培养阴性。这些不符合原发性腹膜炎引起的腹水表现。

  • [单选题]1/2张含钠液
  • 3份5%葡萄糖,2份生理盐水,1份1.4%NAHC03


  • [单选题]有关代谢性酸中毒以下错误的是
  • 常伴有低钾血症

  • 解析:酸中毒时H+与K+交换,导致细胞内液的K+浓度降低,细胞外液的K+浓度增高。

  • [单选题]结核性脑膜炎的炎性渗出物多聚集于
  • 脑底部

  • 解析:结核性脑膜炎大量炎性渗出物因重力关系、脑底池腔大、脑底血管神经周围的毛细血管吸附作用等,易在脑底诸池聚集。

  • [单选题]2个月婴儿,患有先心病。气促2天,伴轻咳嗽,无发热。查体:呼吸65次/分,无发绀,两肺闻及细湿啰音,心率170次/分,心音低钝,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Ⅳ级收缩期杂音,伴有震颤,肝脏肋下4cm,剑突下4cm。X线胸片示心胸比率0.60,左心室增大,肺纹理增多,叶间胸膜明显。
  • 房间隔缺损合并心衰


  • [多选题]急性肝功能衰竭治疗中,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每日给鼻饲牛奶

  • 解析:标准答案:C

  • [单选题]肠原性发绀病史中可问及哪项不当饮食史
  • 腌制食品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kom5ny.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肾内科(正高) 胸心外科学(副高) 康复医学(副高) 呼吸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5) 消化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6) 输血技术(师)(代码:214) 中药士(代码:102) 中医执业医师(一阶段) CT医师 公卫助理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