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未经治疗者,于第一天内至少间隔1小时采血一次,共3次 如次日未见细菌生长,可再次重复采血3次进行培养 已用过抗生素治疗者,停药2~7天再重复采血 采血前应仔细消毒皮肤 每次抽取10~20ml静脉血液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至少应培养3周

ABDEF

题目:案例9:患者女性,24岁。因不明原因发热2周就诊。既往史:风湿性心脏病病史5年。查体:T38.6℃,心尖区Ⅲ级收缩期杂音,双肺听诊无异常。足趾见2个紫红色结节,有压痛。

解析:1.A、C、D为常规检查项目,血培养为寻找发热的病原体。心脏B超了解心脏搏动和血流情况。 2.A、B、D、E、F均可提高血培养阳性率。 3.草绿色链球菌为革兰阳性链状球菌,触酶阴性,α溶血,对optochin及杆菌肽不敏感,胆汁溶菌试验阴性。 4.本题考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A、B、C可确诊,D、E、F只能疑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 5.A、B、C、D、E均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原则,F不利于血液中致病菌的检出,且易诱发耐药菌产生及二重感染。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用于分析比较动脉血压值不相同的个体之间心功能的常用指标是
  • 心脏做功量


  • [单选题]杂交瘤细胞保存最好在
  • -196℃

  • 解析:杂交瘤细胞保存最好在-196℃的液氮中。

  • [单选题]下列有关杂交瘤技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小鼠脾细胞需未经抗原免疫

  • 解析:小鼠脾细胞必须经过预先抗原免疫。

  • [多选题]属于血小板α颗粒的内容物有 ( )
  • Fg

    因子Ⅴ


  • [单选题]培养真菌的最适合pH是
  • 4.0~6.0

  • 解析:真菌培养一般用葡萄糖蛋白胨琼脂,pH4~6,一般细胞不易生长。

  • [多选题]血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一般规律描述不正确的是
  • 胞质嗜碱性逐渐加强

    胞核由小到大变化

    核仁从无到有

    胞质中颗粒从多到少


  • [单选题]下述哪一种方法可以解除免疫耐受性( )
  • 注射交叉抗原


  • [单选题]既有趋化作用又有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 )
  • C5a


  • [多选题]下列关于散射比浊分析的描述,正确的是 ( )
  • 散射光的强度与复合物的含量成正比

    测定的散射信号值是在散射信号响应值曲线的上升臂部分

    散射比浊法分析与透射比浊分析的原理完全不同

    一定要保持抗体过量以维持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相对不溶解性

    抗体量恒定时,形成免疫复合物的反应速率与散射信号响应值的上升呈正比

  • 解析:散射比浊法:散射比浊法是根据待验样品在凝固过程中散射光的变化来确定检测终点的,散射光的强度与复合物的含量成正比。在该方法中检测通道的单色光源与光探测器呈90°直角,当向样品中加入凝血激活剂后,随样品中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过程,样品的散射光强度逐步增加。当样品完全凝固以后,散射光的强度不再变化,通常是把凝固的起始点作为0%,凝固终点作为100%,把50%作为凝固时间。测定的散射信号值是在散射信号响应值曲线的上升臂部分,光探测器接收这一光学的变化,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经过放大再被传送到监测器上进行处理,描出凝固曲线。得出结论:抗体量恒定时,形成免疫复合物的反应速率与散射信号响应值的上升呈正比。注意:一定要保持抗体过量以维持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相对不溶解性。透射比浊分析是测定入射光强度由于溶液中粒子的散射而降低的程度,它并不直接测定散射的光强。这一点与分光光度测定法极为类似。用这种方法时,多用聚乙二醇(PEG)作为反应增强剂。这种非离子型聚合物可以降低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溶解度。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lkkv99.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全科医学(正高) 结核病(正高) 核医学技术(正高) 超声医学技术(正高) 神经内科学(副高) 普通外科学(副高) 风湿病(副高) 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代码:361)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口腔医学技术(士)(代码:103)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