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半数以上的患者是在风湿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发病 心内膜上形成赘生物是基本病理过程 赘生物形成受累的瓣膜以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多见

CEF

题目:患者,男,68岁。间断发热伴体重下降、腹胀、双下肢水肿3月。3个月前出现发热,发热前一周曾在行多颗牙齿根管治疗,使用抗生素后体温可降至正常,但停用后体温又再次升高,近三月体重减轻约7kg,近三周出现体力耐量明显降低、腹胀、腿肿。 [问诊结果]患者3个月前行多颗牙齿根管治疗后约一周开始出现发热,体温约波动在37.5~38.5℃之间,自觉症状尚可,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受影响,在住宅楼附近的社区诊所就诊,静滴抗生素(类型不详)后,体温降至正常,但间隔2~5天后,患者又出现发热,再次使用抗生素后体温又可以降至正常,但停药后间隔几日又重新出现发热,仍为中低度热型,自测体温未超过39℃,患者未引起明显重视,一直间断在社区诊所使用抗生素,三周前感到体力明显下降,上三层楼感觉费力,食欲下降,腹胀,有时候出现双下肢轻度水肿,近三月体重减轻约7kg,到附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行肝胆B超、胃镜、结肠镜和腹部CT检查,未发现异常,心脏B超,心脏B超提示二尖瓣极重度关闭不全,左心扩大,EF38%,遂入住心内科,结合患者既往有心脏瓣膜病史和此次发热前有牙科根管治疗的情况,该院心内科考虑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于是停抗生素做血培养,多次血培养结果提示牛型链球菌。患者既往有10年二尖瓣脱垂病史,但未行治疗。

解析:1.常见病原体为链球菌,近几年葡萄球菌(尤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呈增多趋势。院内感染所致的感染性心内膜炎与社区获得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明显不同:社区获得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仍以链球菌为主,院内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为主。心内膜上形成赘生物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基本病理过程。赘生物形成受累的瓣膜往往不止一个,以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多见,可造成瓣叶破坏、穿孔、腱索断裂及心肌脓肿;赘生物碎片脱落致周围血管栓塞;病原体血行播种在远隔部位形成转移性脓肿;激活免疫系统,导致肾小球肾炎、肝脾肿大、关节炎、腱鞘炎、心包炎、心肌炎。病大多数发生于伴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半数以上为风湿性心脏病,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无器质性心脏病发生本病约10%,近几年有增多趋势。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TC是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叙述正确的有
  • TC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约在70岁达到高峰

    遗传因素是引起TC水平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

    血液中TC约60%在LDL-C内


  •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 )
  • 胸痛

    呼吸困难

    室性期前收缩

    病理性第三心音


  • [单选题]阳虚到一定程度时,因阳气不足,无力化生阴液,进一步出现阴液亏虚的现象,称为( )
  • 阳损及阴


  • [多选题]关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叙述正确的有( )
  •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育龄妇女

    其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及肺血管收缩等因素有关

    须在除外各种引起肺动脉高压的病因后方可作出诊断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lm3e9.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内科(正高) 烧伤外科学(副高) 普通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7) 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4) 肿瘤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1)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6)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6) 中医护理学(护师)(代码:204) 中药师(代码:202)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